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味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优化诊疗措施。方法以150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以每5例的前4例入选,共有120例以加味泻心汤联用洛赛克治疗,对照组以每5例的第5例入选,共有30例以单纯洛赛克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味泻心汤联用洛赛克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洛赛克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加味泻心汤联用洛赛克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比单纯洛赛克治疗组有更优势的疗效,并且其优化的诊疗措施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和疗效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黄伟荣 《中国药业》2011,20(18):66-67
目的 观察医院中医药自制协定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中医临床辨证及胃镜辨证相结合诊疗方式,以抗萎健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以抗萎活胃汤治疗胃络瘀阻证,连服90 d后复查胃镜及病理;对照组200例,以吗丁啉10mg口服,每天3次,连服9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结论 采用中医临床辨证及胃镜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中医现代发展模式,也有利于中医的标准化研究.中医药抗萎协定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且具有简化、优化的特点,有利于患者坚持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的证素分布情况及肠道菌群差异性,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收集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52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阴虚证患者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阴虚证患者17例,以及健康人31例。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证素分布差异,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肠道微生物检测,寻找差异菌群,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证素分布与肠道菌群差异性的关系。结果 (1)证素分布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夹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阳虚、阳亢。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夹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血虚、阳虚。两组间各病位证素分布无明显差异;兼夹病性证素在积分的比较中,痰证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物种组成情况:属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C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经黏液真杆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嗜胨菌属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CN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嗜胨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放线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在Lachnospiraceae_UCG010、UCG003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减少(P<0.05)。相比CAG阴虚组,CNAG阴虚组在经黏液真杆菌属的丰度上明显减少(P<0.01);而CAG阴虚组在厌氧菌属、粪球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相较于CNAG阴虚组出现明显富集(P<0.05)。LEfse分析共获得17个生物标记物,CAG阴虚组4个,CNAG阴虚组11个,健康组2个。结论 CAG与CNAG阴虚组的证素分布存在差异,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炎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120例大肠息肉诊疗的临床观察,开展中西医诊疗方案实施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将中西医诊疗相结合的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诊疗方案在大肠息肉的治疗及康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应进一步研究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肺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应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肺炎50例,与对照组随机比较,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50例,对照组51例,共101例,2组均有发热,咳嗽,痰黄,双肺中小湿性罗音,舌质红,苔黄腻。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占60例,中性粒细胞大于70%者占66例,胸片均确诊为肺炎。男性69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51岁,平均年龄为66岁;病程最长5d,最短2d,随机分为2组,2组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胸片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处理P>0.05。1.2 治疗方法:1治疗组:清开灵注射液由山西太行制药厂生产,每支…  相似文献   
6.
优化系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240例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优化系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临床疗效总结.方法 将240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优化系列方案治疗组120例辨证选用加减清化饮、柴胡疏肝汤、芪归海参汤加减,同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120例以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总结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药优化系列方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奥美拉唑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药优化系列方案治疗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有更优势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掌握优先调度(MPDS)在韶关市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MPDS使用及指导失败原因,为改进提高MPDS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调取韶关市120指挥中心数据库2019.8-2020.3期间进入MPDS系统的个案资料,分析MPDS使用情况。随机抽取300例个案资料进行现况研究,分析其遵从度及使用质量。随机抽取500例个案,分析其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应进MPDS总数为7535例,实进6938例,预案使用率为92.08%;代码生成6371例,生成率为91.31%;提供指导数6266例,指导率为90.31%;指导完成数5503例,完成率为79.32%;指导失败率为20.68%;合格以上预案遵从度为81.00%,部分遵从和低遵从度均7%。各年龄组、报警时间、城乡地域指导失败分布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韶关市应用MPDS总体水平较高,且社会效益显著。调度员解释沟通不到位、呼救者情绪紧张不配合、公众急救知识匮乏、社会对MPDS认知度低、现行指导版本通俗化不够等,是影响MPDS使用及指导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IL-8、IL-18以及IL-20的水平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入住广东省中山市大涌医院的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中IL-8、IL-18和IL-20的浓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8、IL-18和IL-20的含量(单位:ng/L)分别为(92.33±15.28)、(123.27±22.98)、(55.38±13.29),对照组分别为(55.17±7.88)、(44.11±9.22)、(17.92±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IL-8、IL-18和IL-20的浓度变化与病变类型、累及血管的数量以及冠脉狭窄程度等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8、IL-18以及IL-20水平变化分析可以在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化积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扶正化积方(生黄芪、茯苓、炒白术、绞股蓝各10g,白花蛇舌草6g,当归10g,三七研粉冲服1g,穿山甲研粉冲服1g,生蒲黄包煎6g,五灵脂包煎6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疗法。取穴中脘、双侧足三里,穿刺针埋线,1次/周。中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统计辽宁省调兵山地区高龄初产妇住院期间各种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指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调兵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439例,其中,≥35岁者55例(高龄初产妇组),<35岁384例(适龄初产妇组)。全部入选对象均接受"初产妇健康教育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结果:高龄初产妇组的的健康教育内容深度、教育内容广度、教育活动方式、教育活动频次及教育需求总分均明显高于适龄初产妇组(P均<0.05~0.01)。结论:高龄初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的各项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明显增加,制定护理计划时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