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椿皮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椿皮中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三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Ⅰ),豆甾-4,6,8(14),22-四烯-3-酮(Ⅱ),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Ⅲ),ocotillone(Ⅳ),20-羟基达玛-24-烯酮(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椿皮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醇(1),熊果醇(2),白桦酸(3),红花菜豆酸(4),1-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4-allylbenzene(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椿皮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研究椿皮中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三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α-香树脂醇(2),6α-Hydroxylup-20(29)-en-3-on-28-oic acid (3),2α,3β-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4),β-谷甾醇(5),熊果酸(6).结论:化合物1,2,3,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藤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Ⅰ),diasyringaresinol(Ⅱ),表丁香脂素(Ⅲ),justiciresinol(Ⅳ),threo-4’,4″,7″,9″-tetrahydroxy-3,3’,3″,5-tetramethoxy-4,8″-oxy-7,9’∶7’,9-diepoxylignan(Ⅴ)。结论: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在0.1224~1.224μg(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5%,RSD=1.66%(n=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养血愈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头毛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头毛中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三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vofolin B(1),ficusal(2),6-羟基-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3,7-二氧杂双环-[3.3.0]-辛烷(3),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4),lysicamine(5)。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两头毛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头毛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uberosenol A(1),suberosenol B(2),suberosenone(3),山奈酚-7-O-α-L-鼠李糖苷(4),阿魏酸(5)。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臭椿皮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延胡索乙素(2),马兜铃酸内酰胺AⅡ(3),槲皮素(4),阿魏酸(5),齐墩果酸(6).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生藤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孕甾-4-烯-3,20-二酮(1),3β-羟基-5β-孕甾-20-酮(2),3α-羟基-5β-孕甾-20-酮(3),2β-羟基柳珊瑚酸甲酯(4),suberosanone(5)。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低水平重复十分严重,品种数量的增加远远超过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创新发展不足。提高疗效、提高安全性、提高质量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制药企业急功近利,要求低投入、低风险、高回报、快回报,因而低水平重复成为中药发展的主流,而创新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例如20年来申报注册的21086种中药中,真正属于新药的品种2963种(占14.2%),而仿制药5285种(占25.9%),改变剂型、规格或适应症的变相仿制药达11727件(占58.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