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高少才 《陕西中医》2008,29(1):109-109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过去20年中美国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了6倍,英国增加了4倍.我国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的比例由1970年1:167~322上升至1989年1:56~93.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近15年来收治宫外孕占总妊娠的比例,由1981~1986年的3.6‰上升至1991~1995年的13.3‰.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据报道异位妊娠约占妊娠相关死亡数的9%~13%.鉴于目前的诊疗技术水平,在异位妊娠发生严重内出血之前即能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但是,也有不少异位妊娠,特别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者,常易导致误诊.因此有"异位妊娠最容易诊断,异位妊娠最不易诊断"之说.  相似文献   
3.
中医古籍中"脉"字嬗变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针灸学教材《经络学》(李鼎主编)一书中对“脉”字的诠释是这样的,“脉,本意是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斜行体者’。原写作‘脉’,又作‘衇’;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演变为‘温’。”笔者以为,《经络学》中关于“脉”字的诠释有些欠妥,尤其是“脉”字演变的内在关系值得商榷。现将“脉”字之系统考释列述于下:1《说文解字》对“脉”字析义的科学性考释 目前对汉字的诠释基本上是以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为主要依据。《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较为科学而系统的字典,全书连同《叙目》共15篇,分540部首,收字9 353个,有重文1163个。《说文》的学术价值从科技史角度看,其价值有三:首先,从分类学角度来看,《说文》540部首比《尔雅》现存19部更细致,因而其反映的事物名类也更加系统全面。其次,《说文》以篆为主,兼收古文,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说文》在进行字义解释时所反映出的有关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信息,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户牖”和“津梁”。汉字是汉族文化的基础符号,它所蕴含的知识是最为原始的。因而,《说文》中包含的科技数据,有些应当是很久的。将它们与古籍记载、考古发掘材料相配合,可以推断到殷商以前,甚至原始社会的科技发生、发展情况。再次,《说文》集中体现了两汉经学家、文字学家研究语言的成果。《说文》为确切地解说汉字的形音义,引证极为广泛。其中引用的经传有《易孟氏》、《书孔氏》、《传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等,共计34种。《说文》还博采通人之说,所引“通人”有董仲舒、孔子、尹彤、淮南子、司马相如、杜林、刘向、贾侍中、傅毅、张林、杨雄、京房、卫宏、郑司农等30余家。另外,《说文》还引用《汉律》、《汉令》、方言、俗语等。所有这些为《说文》解释汉字造字之本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从而使得《说文》对于探索中国早期科学技术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少才  任娟莉  刘龙 《陕西中医》2009,30(10):1354-1355
目的:探讨"脾衰"是癌症发病之本。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癌症的发病机理是脾衰,对于癌症的治疗,扶正祛邪仍然是中医遵循的法则,这与现代免疫学的解释曲异而工同。  相似文献   
5.
任娟莉  高少才 《陕西中医》2010,31(12):1661-1663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在浩如烟海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药也屡见不鲜.当然,这些方药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 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美容方药,其特点是取材于天然,副作用小,因而历来为朝廷贵族所青睐 .于是,在中国宫廷医学中就保存了宝贵的美容方药,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历代宫廷美容方药 的种类及用药规律提供了详尽的史料,我们从中也可以总结出较好的医学美容经验.本文拟 就元代许国祯编撰的宫廷处方集《御药院方》一书中的美容方药做一初步的探讨分析,以便古为今用,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东垣的学术特色在于内伤病的阐发和应用,李氏从不同层面论述了损伤脾胃是内伤的核心因素,突出了脾胃对元气的滋养作用及其在气机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并进而探讨脾胃病的诊治是内伤治疗的关键。李氏所倡导的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甘温除热法,至今仍为临床内伤发热症沿用。  相似文献   
7.
高少才 《陕西中医》2008,29(7):901-902
笔者认为,胆对五藏六腑的功能主导作用是其它藏腑经脉无法取代的,胆为甲为子,当东方震位,能行使阳气的启动并输送阳气到人体各藏腑经脉,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体现阳气是生命的主宰的要旨。《黄帝内经》在有关“胆”的论述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人体生命科学的重大命题,即“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藏象论》),历代医家对此可谓是仁智各见,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有的则从“胆气主升”,十一藏气机的升降取决于胆来阐释;亦有人认为应从胆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来理解,等等。笔者参照古今文献所论,并根据的临床经验对此重新诠释,以就正于同道。1从中国哲学层面解读“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所谓“十一藏”,指的是经脉系统,“胆”指的是胆经系统,“取决”二字乃决定、主导之意。一言以蔽之,胆对十一藏有决定和主导作用。那么,胆取决的是什么?又如何发挥“取决”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此乃揭示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人体阳气是人生命的太阳,阳气对人体各藏腑经脉有启动、推动等作用,从而使其发挥正常功能;无阳气或阳气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则藏腑经脉失去动力来源、生命将不复存...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2型糖尿病近似中医的消瘅病,其病机以脾肾亏虚、痰瘀湿阻居多,补中肾气汤治疗此类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经方四逆散的方药证统一性作了简要的版本考究,经过比较发现,目前临床惯用的四逆散应当归属少阳病的柴胡汤类,真正的四逆散则属少阴病的四逆汤辈,散或汤主要是剂型的差异而已。  相似文献   
10.
高少才  屈小元  马战平 《陕西中医》2016,(10):1423-1424
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中,其中《外台秘要方》注明其源于《集验方》。考《集验方》乃南北朝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年)所撰,原方由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味药物组成。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凡"三见",其中,见于"虚烦"和"惊悸"的两方用药相同,即用《千金》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则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指证不再说是"胆寒",而说是"气郁生涎(痰),变生诸证",《三因方》这一调整,遂使温胆汤之药性由温而平,临床运用也更广泛了,后世所沿用温胆汤,也大都为陈无择之温胆汤。历代医家由于未能搞清这一嬗变关系,所以不免曲为之说。刘华为教授倡导气化论,擅用活用温胆汤化裁治疗疑难危重症可谓是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