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发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1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记录胃镜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及胃镜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镇静程度的变化。结果:电针组胃镜插入时应激反应发生率低,电针组检查中和检查后血压、心率平稳,与检查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镇静程度检查中和检查后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镇静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有效抑制胃镜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且可以使患者在镇静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2.
3.
针刺麻醉用于鼻腔手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部手术采用针刺麻醉的优劣,以推动该部位针麻的开展.方法检索在鼻部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综述.结果鼻部手术针刺麻醉效果较好,可以取得更佳的手术疗效.应用针刺麻醉方法,对生命指征影响更小,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较单纯局部浸润和全身麻醉者轻,并且适用于全身状态较差的病人.结论针刺麻醉在鼻部手术中所体现的优势是不可否认的,并且仍是临床麻醉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及针灸治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术后尿潴留临床是指由于一些复杂因素导致的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1],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不是独立疾病。由于术后尿潴留是麻醉、手术、疼痛、体位、精神等因素造成的,大多都可随着这些影响排尿因素的缓解或排除,尿潴留症状也随之消失。现将术后尿潴留的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复合麻醉用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电针左侧四白、下关、合谷和支沟穴,右侧常规局部麻醉;对照组30例,两侧均采用常规局部麻醉.观察比较疼痛情况、循环指标和手术效果.结果:射频消融时,观察组左侧2次及右侧第2次疼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左侧疼痛分级低于右侧(P<0.05);观察组右侧第2次消融时收缩压以及左侧第2次消融时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手术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复合麻醉可以满足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镇痛需求,同时对于手术麻醉中的循环波动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利荣  高寅秋 《北京中医药》2017,36(11):1036-1037
目的观察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疼痛门诊接受神经阻滞加穴位按摩配合常规护理的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并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腓总神经和膝部胫神经阻滞。对照组只进行神经阻滞,阻滞方法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2周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症状康复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优势,不仅效果肯定,能够配合完成大多数甲状腺切除手术,而且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少,具有良性生理影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进食和加速术后康复过程。同时,针刺麻醉患者术中清醒,能主动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8.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多年来针刺复合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实践,结合其它研究的相关结果,比较了甲状腺手术中各种麻醉方法之优劣,试图找到一种甲状腺手术的最适宜麻醉方法。结果发现,任何单一的麻醉方法均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不仅效果肯定,可以配合完成大多数甲状腺切除手术,而且副作用及生理干扰少,是甲状腺切除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6—2008年,我们对4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下关穴位注射腺苷钴胺复合神经阻滞术,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1例患者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43~80岁,平均64.95岁;右侧神经痛24例,左侧神经痛17例;病程1~20a。41例均表现为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发作性剧痛,持续数秒或2—3min;颜面部有扳机点,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高龄高危患者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30例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行PFNA手术的高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术中辅助镇静,常规管理呼吸和循环,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0例PFNA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无神经阻滞不全,无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尿潴留及术后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高龄高危PFNA手术患者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