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医院是诊疗病人的场所,人员密度大,传染源集中,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是引起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降低空气污染,强化空气消毒是一项重要工作,而消毒效果的监控又是其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我市某医院儿科病房空气消毒后细菌回升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30W紫外线灯数支,计时器1架,乳酸消毒剂若干毫升,熏锅1个,酒精灯1个,普通琼脂平板若干套,菌落计数器1架。12 方法121 选点 根据随机取样的原则,抽签选出两组待测病房,每组4个病房。第1组用于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的评价,第2组进行药物熏蒸消毒空…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我院1994年11月~1996年11月两年共收治HIE患儿158例,占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疾病2021%,居第2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8例,其中男婴96例,女婴62例;早产儿60例,足月儿98例;产后窒息110例,其他原因(产伤、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48例;发病日龄最短的1h,最长的7天,平均发病日龄为2天;并发颅内出血44例,并发脑积水8例;治愈98例,44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死亡16例。2 观察与护理2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叶树皂苷和熊果酸及其衍生物对HIV-1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探讨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实验法,将待测化合物、HIV-1蛋白酶基质与HIV-1蛋白酶在37℃共温育,根据HIV-1蛋白酶对其基质的水解强度计算待测化合物对HIV-1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七叶树总皂苷、七叶树皂苷-Ia和七叶树皂苷-Ib混合物、异七叶树皂苷-Ia和异七叶树皂苷-Ib混合物、七叶树皂苷-Ia、全乙酰化七叶树皂苷-Ia、七叶树皂苷-Ib、熊果酸和乙酰熊果酸在100μmol.L-1浓度对HIV-1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86%,89.9%,50.8%,100%,74.6%,89.3%,100%和100%。七叶树皂苷-Ia、全乙酰化七叶树皂苷-Ia、七叶树皂苷-Ib、熊果酸和乙酰熊果酸对HIV-1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35,35,50,8和13μmol.L-1。阳性对照药乙酰胃酶抑素在本实验条件下的IC50为0.30μmo.lL-1。在100μmol.L-1浓度,七叶树皂苷-IVc,-IVd,-IVe,-IVf,异七叶树皂苷-Ia,-Ib,-IIa,-IIb,原七叶树皂苷元,21β-O-巴豆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21β-O-当归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2α-羟基熊果酸和委陵菜酸对HIV-1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50%。结论:七叶树总皂苷、七叶树皂苷-Ia和七叶树皂苷-Ib混合物、异七叶树皂苷-Ia和异七叶树皂苷-Ib混合物、七叶树皂苷-Ia、全乙酰化七叶树皂苷-Ia、七叶树皂苷-Ib、熊果酸和乙酰熊果酸对HIV-1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最强者为七叶树皂苷-Ia、熊果酸和乙酰熊果酸。  相似文献   
4.
狭叶香蒲花粉(蒲黄)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香蒲科(Typhaceae)植物狭叶香蒲(Typha augustifolia L.)的干燥花粉中分离到五个黄酮醇甙,包括两个黄酮醇-3-三糖甙(Ⅰ,Ⅱ)和三个黄酮醇-3-双糖甙(Ⅲ,Ⅳ,Ⅴ)。其中,化合物Ⅰ是一个新的黄酮醇甙,为本植物的主要成分,经光谱分析(UV,IR.MS;1HNMR和13CNMR)和水解试验确定为异鼠李素-3-0-(2G-α-L-鼠李糖基)-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甙,命名为香蒲新甙(typhaneoside,Ⅰ)。其它四种为已知成分。Ⅱ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改善为药理活性指标,对黄芪当归合剂(AA)进行分离和筛选,获得其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逐级对AA进行追踪分离,分别获得11个不同部位。同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AA组及不同部位治疗组。灌胃给药后观察AA各部位对UUO大鼠肾损伤的疗效。治疗10 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Urea)水平;同时观察梗阻侧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损伤的程度(PI-Ⅰ)进行半定量评分,以PI-Ⅰ改善作为主要疗效、肾功能改善作为次要疗效,筛选获得具有最佳药理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在溶剂法分离获得的7个不同极性部位中,组分I和IC均具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疗效,其肾脏保护作用与AA疗效相近;而色谱法分离IC得到的4个部位对Scr,Urea及PI-I均无改善作用。结论:在UUO大鼠模型中,源自复方中药AA的组分I和IC具有与原方剂相似,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可确认为AA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6.
乌药中异喹啉类生物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中分离得到9个异喹啉类生物碱,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鉴定出一个新的阿朴菲型生物碱,命名为:linderaline(1),其余分别为(-)-pallidine(2)、protosinomenine(3)、laudanosoline 3’,4’-dimethylether(4)、boldine(5)、norisoboldine(6)、laurolitsine(7)、pronuciferine(8)和reticulline(9),其中化合物2,3、4、6、8为首次从乌药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甘草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世山  马超美  王建民 《药学学报》1990,25(10):758-762
自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叶中分离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UV,MS,1HNMR)数据分析,分别确定结构为3,5,7,3′,4′-五羟基-5′-异戊烯基黄酮(Ⅰ),3,6,7,3′,4′-五羟基-2′-异戊烯基黄酮(Ⅱ),5,7,3′,4′-四羟基-5′-异戊烯基二氢黄酮(Ⅲ)和槲皮素-3,3′-二甲醚(Ⅳ)。其中,Ⅰ,Ⅱ和Ⅲ是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乌拉尔醇(uralenol),新乌拉尔醇(neouralenol)和乌拉尔宁(uralenin)。Ⅳ在本属植物中为首次发现。Ⅲ为甘草叶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本文解释了B环某些裂解碎片丰度与异戊烯基和氧取代基相对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锁阳中三萜及甾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From the whole parasitic plant of 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 three ursane type triterpenes, three steroidal compounds, palmitic acid and sucrose were isolated. The triterpenes were identified as acetyl ursolic acid (2), ursolic acid (3) and a new compound, ursa-12-ene-28-oic acid, 3β-propanedioic acid monoester (1). The steroidal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β-sitosterol palmitate (4), β-sitosterol (5) and β-sitosterol glucoside (daucosterol, 6). Compounds 2 and 5 were found in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同时测定蒙药材蓝刺头中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分析采用Agilent 6430液质联用仪;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7-O-葡萄糖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芹菜素分别在1.25~40.00(r=0.999 0)、0.94~30.00(r=0.999 8)、0.94~30.00(r=0.999 8)、0.16~5.00(r=0.999 7)、0.16~5.00(r=0.999 9)、0.02~2.50(r=0.999 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80%~102.97%,RSD为1.23%~2.9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蒙药材蓝刺头的成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