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等研究了维生素A乙酸酯在玻璃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维生素A乙酸酯的电极过程为一受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其电氧化反应的电子数为2。电化学反应的产物为维生素A的醇酮酯。紫外光谱电化学、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电化学等实验的结果为解释电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铕离子掺杂普鲁士蓝(europium-doped prussian blue analogue,Eu-PB)化学修饰型复合汞膜电极(GC/Eu-PB/MFE)建立了黄芩苷的测定方法,并探讨了其电化学行为。方法:在BR(pH6.0)支持电解质中,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和循环伏安法(CV)。结果:GC/Eu-PB/MFE电极与传统玻碳汞膜电极(GC/MFE)相比,同浓度的黄芩苷在GC/Eu-PB/MFE上响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黄芩苷在该电极上表现较强的吸附行为,其还原峰电位为-1.22 V(vs SCE)。还原峰电流与黄芩苷浓度在8.0×10-9~1.0×10-6mol.L-1呈线性关系(r=0.999 2),检测下限为1.2×10?9mol.L-1(S/N=3)。不经预分离直接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83%,平均RSD 2.3%(n=8)。结论:GC/Eu-PB/MFE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检测限低、灵敏、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