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石家庄市居民主要慢性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8年石家庄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石家庄市23个县(市)、区中抽取的9个县(市)区的7 668名15~69岁常住居民.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主要慢性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27.2%)、颈、腰、背及骨关节疾病(19.3%)、消化系统疾病(8.6%)、糖尿病(8.0%)、心血管疾病(5.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6%)、脑血管疾病(2.3%)、恶性肿瘤(0.34%);除恶性肿瘤外,在不同职业间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女性心血管疾病(5.8%)和颈、腰、背及骨关节疾病患病率(22.7%)高于男性(4.1%和15.4%,P<0.01).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颈、腰、背及骨关节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P<0.05).高血压病知晓率为39.2%,治疗率为8.4%,控制率为1.0%,城市居民知晓率(58.1%)高于农村(35.2%,P<0.01),但治疗率(15.2%)低于农村(23.7%,P<0.05),控制率(2.4%)与农村(2.7%)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晓率为51.3%,治疗率为27.3%,控制率为6.7%.城市居民知晓率(62.6%)高于农村(47.8%,P<0.05),但治疗率(75.4%)低于农村(90.6%,P<0.01),控制率(26.3%)与农村(18.8%)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远期效果,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总结分析选定三县区1993、1994年项目治愈病人为对象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对589例涂阳病人进行随访,满1年时,初治病人细菌学复发率1.4%,复治病人细菌学复发率为2.9%,满2年时初治病人细菌学复发率2.5%,复治病人细菌学复发率为2.9%。结论石家庄市项目实施取得了满意的远期效果,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蔡建宁  冯素青  马新颜  马志辉 《河北医药》2010,32(11):1464-1465
死亡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对常住居民进行长期和连续的人口学监测和全死因监测才能掌握固定人群死亡模式的动态变化,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发现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死因数据通过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审核及时性提高,数据利用和数据反馈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执行。为掌握石家庄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审核工作的及时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本对石家庄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它既是一个机构的宝贵资源,也是一个机构面临的巨大风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医疗卫生单位人员流动性更大。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员工看不到前景;机构组织文化建设不佳;薪酬设置不合理;上下级关系不融洽;考核制度不公平;职称晋升困难,技术水平提高速度慢。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才能留住人才,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在控烟工作中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具有表率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先有医务人员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下降[1],对医疗机构进行控烟干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当前我国医务人员对控烟的态度和效果,还可以带动全民戒烟。医疗公共场所实行戒烟的成功,可以为全国开展的公共场所戒烟提供参考。为了解石家庄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职业人群对控烟的态度、评价现行的控烟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我中心于2009至2010年开展了驻石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控烟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了解石家庄市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为政府制定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10至12月对石家庄市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行社区安全状况及伤害防治干预调查以便设计有效的社区伤害防治促进计划。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4个社区进行内容为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安全管理状况、社区伤害发生情况、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伤害干预需求等调查。结果 91.2%的社区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55.9%的社区安全管理人员接受过安全培训。64.7%的社区有安全管理制度,23.5%的社区在过去1年内曾经采取措施减少伤害事件发生。过去1年中社区内动物咬伤为发生最多伤害事件,经济损失最高的为火灾。交通安全、火灾和动物咬伤是最主要的伤害干预需求。结论社区对交通安全、火灾和动物咬伤等伤害事件干预需求较大,应将把伤害干预和监测工作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为指导和环境改善等干预措施以促进社区伤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党静  马新颜  段宇帆 《中国肿瘤》2023,32(12):891-898
摘 要:[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肿瘤登记地区2019年肺癌发病、死亡特征及2014—2019年变化趋势,为石家庄市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按照不同性别、地区、年龄组分别计算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率和0~74岁累积死亡率。利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 2019年石家庄市新发肺癌病例2 406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0.12%,发病粗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50.79/10万、31.03/10万和32.65/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24%;肺癌死亡1 976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7.94%,肺癌死亡粗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41.71/10万、23.52/10万和23.37/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2.61%。肺癌发病和死亡均居恶性肿瘤首位。肺癌发病和死亡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肺癌发病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41.90/10万),85岁及以上组肺癌发病率回落至184.96/10万;肺癌死亡45岁以后增长明显,肺癌死亡率从45~49岁组的11.79/10万上升至85岁及以上组的424.44/10万。2014—2019年石家庄市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4.17%,P=0.022;APC=-4.56%,P=0.001)。分性别、城乡统计,男性、农村肺癌发病中标率分别以每年5.62%和7.99%的趋势在下降(P均<0.05);男性、女性、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中标率分别以每年3.55%、6.32%、4.57%和4.84%的趋势在下降(P均<0.05)。[结论] 2014—2019年石家庄市肺癌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但仍属于石家庄市高发癌种,男性、老年人是肺癌防治重点人群,农村是肺癌防治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并评价预防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随机抽取石家庄市桥西区维明社区60岁及以上、居住至少满1年的836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基线调查,然后每年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预防跌倒的社区综合干预,2015年再次对相同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情况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干预后跌倒发生率(5.7%)低于干预前(11.6%);干预后调查对象关于"跌倒可以预防","老年人选择老花镜时是否需要验光后购买","老年人跌倒后是否应该马上扶起"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均有P<0.001),干预后调查对象在预防跌倒相关行为中关于"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没有因为担心跌倒而减少自己的日常活动或运动"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均有P<0.001)。结论 对社区老年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比例,并能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有效开展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小学教师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结果 过去1年中有34.0%的教师在步行时受到交通伤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教师对于遵守“遇到道路中间有护栏时走人行天桥”的交通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于当有急事遇到红灯时仍等绿灯亮了再走,不会三五人在马路上并行,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等问题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教师预防交通伤害相关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发生率较低,相关知识行为认知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