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思睡期高度同步化脑电波型(HHP)的特征和变化特点.方法:描记177例正常儿童自然睡眠脑电图,对思睡期出现的高度同步化脑电波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年龄组HHP的变化和特点.结果:177例中,109例出现HHP,出现率为61.6%,其中≤3岁出现率最高.HHP的频率范围以4-5Hz常见,占43.1%o,少...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BTEP检测。结果: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正常10例,异常40例.BTEP异常率80%。疼痛侧异常包括双侧异常37例,疼痛侧异常明显高于对侧。异常BTEP主要表现为T2、T3波形消失或分化欠佳,波幅低下,或峰潜伏期延长,IPLI)延长。BTEP的变化与病情相关,病情越重、病程越长BTEP异常越明显。结论:BTEP可作为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种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50例桥小脑角肿瘤(CPAT)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之前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肿瘤后来均经脑外科手术证实。41例听神经瘤患者BAEP全部异常。9例脑膜瘤患者7例异常,2例初次检查时正常,但随访检查时,分别在初次检查后半年和八个月时出现异常。最常见而非特异性的表现是BAEP波形消失,而波间期(Ⅰ~Ⅲ或Ⅰ~Ⅴ)异常是最具特异性和灵敏的异常表现。研究结果表明,BAEP对CPAT,特别是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价值。当电测听发现一侧感音性耳聋,临床上怀疑CPAT时,BAEP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4.
容易被误诊为"(癎)样放电"的几种正常睡眠脑电波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视频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普及,睡眠脑电图逐渐成为脑电图检查的重要部分.临床拟诊为癫(癎)的患者,凡清醒常规脑电图未能检出痫样放电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描记,可明显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1].临床脑电图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正确识别各种不同的睡眠脑电图波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思睡期高度问步化脑电波型(HHP)的特征和变化特点。方法:描记177例正常儿童自然睡眠脑电图,对思睡期出现的高度同步化脑电波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年龄组HHP的变化和特点。结果:177例中,109例出现HHP,出现率为61.6%,其中≤3岁出现率最高。HHP的频率范围以4~5Hz常见,占43.1%,少数婴幼儿的HHP可出现2~3Hz8波频率。波幅以100~200μV者常见,占61.5%,〉200gV者仅占9.2%。持续时间≤3s者占65.1%,最长可达10s。优势部位在前头部导联的占48.6%.≤3岁者变化较大。双侧对称同步的占70.6%,将近三分之一被试者的HHP双侧不对称。结论:HHP是正常儿童思睡期特征性脑电波型,应熟悉其特征和各种正常变异波形,避免误判为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6.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及其他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江明  刘向  马仁飞 《安徽医学》2010,31(10):1154-115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及其他非癫痫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EBNeuro智能化脑电图仪,对150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和疑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1-4hVEEG监测,并对其脑电波形及临床发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对比进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测。结果 150例中,VEEG异常者124例(82.7%),痫样放电101例(67.3%);150例中109例行常规EEG检测,异常者30例(27.5%),痫样放电10例(9.2%)。异常率和痫样放电检出率VEEG监测均明显高于常规EEG检查(P〈0.005)。150例VEEG监测后明确诊断癫痫117例,其他发作性疾病33例。49例癫痫(41.9%)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43例(36.8%)明确其发作类型。结论 VEEG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及分型,而且对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血管病的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脑干脑血管(出血12例,梗死16例)进行BTEP检测,同时检测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脑干血管病患者BTEP正常7例、异常21例(75%),其中双侧异常13例、单侧异常8例,异常BTEP主要表现为T3、T5波形消失、波幅低下,或峰潜伏期延长,T1-T3、T1-T5波同期延长,BTEP的变化与病情相关,,且较BAEP更灵敏。结论:BTEP可作为评价脑干血管病引起的脑干细胞损伤的可靠电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了16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颅内手术时进行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的结果。患者,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岁。共有18个后组循环动脉瘤(其中2例各有2个),5个属特大型(>25mm),5个巨大型  相似文献   
9.
10.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52例临床明确诊断的BECT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52例患者中,癫癎样波形出现在清醒描记时39例,出现在NREMⅠ—Ⅱ期13例。其中仅出现棘波者31例,尖波者16例,棘、尖波均出现者5例。癫癎样波形仅出现在中央和(或)颞区者43例,除见于中央、颞区外亦散在性出现于其他脑区者9例,其中双额区明显者1例,一侧枕区明显者1例。有2例在清醒描记时出现典型中央颞区棘波,过度换气时出现广泛性双侧同步性3~4 Hz棘慢波综合。结论:大多数BECT患儿有典型的特征性脑电图表现,但少数患儿可出现其它脑电图异常,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