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6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5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196篇
内科学   776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81篇
特种医学   474篇
外科学   1080篇
综合类   2469篇
预防医学   132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870篇
  10篇
中国医学   924篇
肿瘤学   30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对2013-2017年广州市越秀区本地户籍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疫情控制方法,达到提高疫情控制效果的目的。 方法 在“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首管理单位为越秀区、登记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本地户籍的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将信息表转换成FoxPro 6.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本地居民肺结核登记发病率、复发比例、病型分布、人群分布、发现方式、患者延误、HIV检出率、非结核菌检出率及耐药检出率等变化情况。 结果 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从2013年的85.84/10万下降到2017年的58.73/10万,5年间下降了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7,P<0.001)。复发比例分布在8%~12%之间,不同年份的复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08)。病型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占97.14%,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占2.36%,不同年份的病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195)。男∶女性别比1.98∶1 ;65岁及以上病人占比最高,为23.50%,25岁以下占比最小,为10.81%,但不同年份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5,P=0.001),其中55岁以上构成比有所提高;无业、离退休占比分别为45.61%和29.29%,不同年份的职业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4,P<0.001),其中商业服务和离退人员构成比例有所提高。患者因症就诊被发现占63.72%,综合医院转诊发现占26.36%,各年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的发现方式没有改变,不同年份的发现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7,P<0.001),其中因症就诊比例有所提高,转诊比例有所下降。总涂阳病人就诊延误率46.45%明显高于总涂阴患者的3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6,P<0.001);总涂阳病人确诊延误率17.32%明显低于涂阴病人确诊延误率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6,P<0.001)。HIV检出阳性率0.61%。非结核分枝杆菌总体检出率12.45%,各年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7.75.P=0.101)。总耐药率为18.74%,耐多药率8.46%,不同年份耐多药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5.15.P=0.272)。 结论 2013-2017年,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疫情呈不断好转趋势, 但仍应重点加强对男性、无业、离退休人群的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菌型鉴定工作,提高HIV和耐药结核病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8月~2005年8月间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或胸痛,其中19例为健康体检发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1.2检查方法使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机,常规扫描全肺,层厚10mm,螺距1·0,对病灶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