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早期应用氨茶碱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心脏骤停(C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肾上腺素+氨茶碱组)、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对照组按照传统CPR方法,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氨茶碱静注.对两组在6h、24h存活率及正常出院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在肾上腺素剂量、开始使用时间、直流电除颤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6h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24h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正常出院方面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结论①早期使用氨茶碱可提高6h存活率,正常出院略优于单使用肾上腺素组(对照组);②早期使用氨茶碱可能对最终生存率有益.  相似文献   
2.
靳荣华  朱颖文 《新中医》2004,36(12):44-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以西医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COPD急性发作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早期应用氨茶碱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心脏骤停(C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肾上腺素+氨茶碱组)、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对照组按照传统CPR方法。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氨茶碱静注。对两组在6h、24h存活率及正常出院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在肾上腙素剂量、开始使用时间、直流电除颤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6h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24h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正常出院方面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结论:(1)早期使用氨茶碱可提高6h存活率,正常出院略优于单使用肾上腺索组(对照组);(2)早期使用氨茶碱可能对最终生存率有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首次发生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暴发流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兰州市1986年7月因食用被耶氏菌污染的病牛肉后,引起耶氏菌病的暴发流行。调查表明进食病牛肉205人,发病107人,发病率52.20%。平均潜伏期48小时,重病人主要表现腹痛、频繁腹泻,粘液脓血便,伴有发烧、恶心、呕吐。轻病人腹部不适,生身乏力及食欲差为主。发烧占总发病例数56.07%,;腹痛占58.88%;腹泻占41.12%,1/3病人有呕吐和恶心症状。 从病人粪便和食剩牛肉中分离到3株耶氏菌,检出率为42.85%。经鉴定均为O:3血清型和Wauters生物3型。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敏感,对磺胺类有抗药性。患者恢复半年后血清抗体GMT 1:52.78,同一人群健康者的抗体GMT 1:13.77。经口腔和腹内感染小鼠可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失眠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进步 ,生活节奏的加快 ,失眠发生率逐渐上升。老年人是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群体 ,一般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年龄大于 6 0岁为老年人。老年性失眠 ,是这特殊人群出现的失眠 ,也称老年性功能性失眠 ,应该排除由于各种疾患痛楚引起失眠。中医药治疗在深刻认识老年人失眠的病因病机的基础上 ,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病因病机研究失眠 ,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范畴 ,《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高度概括了不寐的病因病机“一由邪气之扰 ,一由营气之不足耳”。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变化 ,…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并验证广州军区后勤部净水研究所研制的WSB85-1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消毒效果,探索最佳消毒条件,为该装置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次实验。方法消毒样品:陶瓷盘、竹筷、抹布、苹果和萝卜。指标菌:埃希氏大肠菌、蜡样芽胞杆菌和f_2噬菌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贝力斯颗粒(盐酸乙哌立松颗粒,Eperisone Hydrochlorideg ranules)改善脑出血后肢体痉挛状况及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按年龄、性别、病程进程以1:1配对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力斯颗粒,治疗4周后,观察其患者肢体痉挛的改善状况(Asworth分级),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上、下肢肌张力改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力斯颗粒可以降低脑出血后肢体痉挛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救治心脏骤停的疗效。方法:10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心脏骤停后常规给予复苏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肾上腺素1 mg静注,3~5 min后重复作用,观察组加用肾上腺素1 mg静注,3~5 min后重复使用,氨茶碱0.25~0.5 g/次快速静注,3~5 min后重复使用,最大剂量可达1.0 g。结果:观察组心电活动的恢复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观察组6 h存活率40.0%(2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8/50)(P=0.01);观察组剂量达1.0 g时共有20例(40.0%)出现明显的心率增加;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早期应用氨茶碱联合肾上腺素疗效优于单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脏骤停后的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心肺复苏(CPR)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用氨茶碱,观察心电活动、自主循环的恢复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活动恢复率、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的早期联用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靳荣华  朱颖文 《新中医》2005,37(3):38-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黄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肠溶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以肠溶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4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偏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