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靳宇智  于越  付璐  马燕冬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371-2375
番泻叶是目前常用中药之一。经过笔者初步考证,认为该药在我国的用药史并不长,在我国古代时期,仅见《回回药方》中有所记载,其他各类中医文献鲜有提及。近代以来,该药在我国中医文献中出现的时间与近代西药书籍中译本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大体接近,可能与西方医药的传入有关。清末及民国初期,中医文献中有关该药中药药性理论的论述较少,并曾被视作"西药"(外来药),随着用药经验不断积累、广泛普及等因素,该药逐步被中医学者建构了较为完备的药性理论,从而实现了"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中医基础理论类教材中,“肝主疏泄”涉及到对人体整体生理功能、消化功能、精神情志活动、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殖功能多方面的功能调节。从此类教材来看,学术界对“肝主疏泄”理论的建构,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教材中基本未提及“肝主疏泄”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各版本教材中关于“肝主疏泄”的论述并不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至今,教材中对“肝主疏泄”的论述理论基本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