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人为改变白首乌源库比后对产量、干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白首乌为材料,在生育期内人工摘除花蕾、果实或摘除主茎分枝,以不进行处理的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和时期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单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等指标。结果:在处理后前期,摘除主茎分枝虽然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单叶光合速率上升,但叶面积系数小,功能叶负荷大,叶绿素降解快,有早衰现象,物质积累低于对照。摘除花蕾和果实处理单叶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虽有降低,但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明显延缓了植株衰老,并且叶面积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光合产物供应充足,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对根部的分配显著高于对照和摘除侧枝处理,所以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摘除白首乌花蕾能增加叶面积系数,减缓叶片叶绿素降解,延长绿叶功能期,从而可以提高干物质积累和运往根部比例,提高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栽培密度对白首乌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合栽培密度。方法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不同栽培密度(A60000、B90000、C120000、D150000株/hm2)与白首乌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活性成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栽培密度下白首乌个体块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拟合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不同密度处理单株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为A>B>C>D,而单位面积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C>D>B>A。处理D的光合速率在块根膨大关键时期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可能是处理D个体块根产量低的原因。密度对块根中部分有效成分的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多糖和黄酮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C21甾苷量与密度无显著关系。结论密度对白首乌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但在群体和个体上表现不同,与个体块根产量呈负相关,与群体根的生物产量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块根产量与活性成分量两个方面,处理C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张锋  王建华  余松烈  陈雨海  董庆裕 《中草药》2006,37(10):1558-1561
目的了解栽培密度对白首乌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合栽培密度。方法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不同栽培密度(A60000、B90000、C120000、D150000株/hm2)与白首乌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活性成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栽培密度下白首乌个体块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拟合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不同密度处理单株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为A>B>C>D,而单位面积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C>D>B>A。处理D的光合速率在块根膨大关键时期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可能是处理D个体块根产量低的原因。密度对块根中部分有效成分的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多糖和黄酮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C21甾苷量与密度无显著关系。结论密度对白首乌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但在群体和个体上表现不同,与个体块根产量呈负相关,与群体根的生物产量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块根产量与活性成分量两个方面,处理C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