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深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深部褥疮的老年人给予常规清洁创面、然后0.5%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再予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涂搽创面后,金因肽喷洒创面,予以频谱局部照射30min每日2次.结果:32例35处深部褥疮有30处痊愈,3处好转,2处无变化.治愈好转率97.14%.结论:清洁创面、碘伏、庆大霉素、生理盐水、金因肽、频谱照射等综合治疗深部褥疮,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配制箱对机体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化疗药物配制箱在配药操作中对小白鼠影响的实验,以此研究对医护人员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99只小白鼠分为A、B、C3组,每组30只。A组置于化疗药配制箱内,B组置于化疗药配制箱外,C组置于未配制化疗药箱内。观察3组小白鼠的外观行为,食欲,毛发,活动情况,白细胞,血小板,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A组小白鼠活动灵敏度下降,食欲减少,毛发脱落,三项指标A组与B、C组比较t检验有显性差异,P<0.001。B组、C组小白鼠活动自如,食欲正常,未见毛发脱落;三项指标两组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化疗药配制箱临床应用可对医护人员的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物配制箱对护士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化疗药物配制箱对肿瘤科护士的防护作用。方法:运用自制有机玻璃配药箱配药,使溢入空气中的微粒集中在箱内,箱内外空气相隔绝,对12名护士用配药箱前和用17个月后各测定其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做对照。每日配药箱使用后处置稀释了箱内微粒浓度,其剂量依赖性逐渐减小,将30只小白鼠分两组分别放处处置后的配药箱内和未曾配药的箱内,用同样方法喂养,测定其入箱后3周的体重、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12名护士使用配药箱前后比较,白细胞差异呈显著性;两组小白鼠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自制化疗药物配制箱对护士有保护作用,配药箱经处置后重复使用对小白鼠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n = 556,对照组)及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n = 496,观察组)期间产检并分娩的单 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孕妇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期体质量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感染、分娩方式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 2 h 出血量,产后出血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孕妇 2 月、3 月、4 月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较同期对照组增加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2 月、3 月、4 月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较同期 2019 年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更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 妇 2 月出现胎膜早破例数相较于对照组孕妇 2 月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观察组孕妇 1 月、2 月出 现妊娠期糖尿病例数明显增加,4 月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观察组 4 月出现胎盘早剥的孕妇明 显高于 2 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期间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例 数增多,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之一,中西结合护理就是在西医辨病的专科专病护理基础下,结合中医辨证理论,以具体的患者为对象,按照患者表现出的具体症状和差异,再进行辨证施护,从而收到更为满意的临床护理疗效。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的多系统性炎症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后期常导致关节破坏,使患者工作和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提高脑性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恢复病人肢体功能,使之能回归社会。方法 对中医康复科52例脑性瘫痪康复期患者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瘫痪肢体、语言功能恢复良好占60%,吞咽功能恢复良好占78%。结论 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康复期病人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执行和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时,便产生疾病.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显现在某一个局部;内部可以牵连及外,外部也可以传变入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改变.由此可见人体每一病证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素部·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指出了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当其它脏腑有病影响到肺时,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维持性血透患者服用低磷乳清蛋白营养治疗与其他营养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法,分为低磷乳清蛋白组、普通优质蛋白饮食组、α-酮酸治疗组;每组20人。三组均采用不同方式给予营养,并且同时针对不同营养治疗过程给予营养护理。结果:低磷乳清蛋白组主要机体蛋白质营养状态较2周前有改善明显,部分生化指数明显优于普通优质蛋白组和α-酮酸治疗组(P<0.05)。结论:乳清蛋白在体内吸收时,对肾功能代偿无明显副作用,对肾脏“零负担”。对改善维持性血透病人蛋白质营养不良的状态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出院病人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辅导 , 建立营养辅导模式 , 浓缩医院的营养理念和护理思想 . 方法传授营养灌注护理方式 ,延伸到病人家庭乃至社区 , 利用反馈进行效应、效果、效益的评价 ; 结果出院前行家庭营养宣教 , 辅导 236例 , 有反馈信息的 57例 , 占 24.2% , 总的效果较好 . 结论科学、规范家庭肠内营养辅导及其后的长期监测与管理是完善家庭肠内营养模式重要方法 ,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脑性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恢复病人肢体功能,使之能回归社会.方法对中医康复科52例脑性瘫痪康复期患者采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瘫痪肢体、语言功能恢复良好占60%,吞咽功能恢复良好占78%.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康复期病人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执行和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