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玉霞  陈莺倩 《中草药》2021,52(22):6897-6903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影响,及其对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取7 d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迷迭香酸(300 mg/kg)组、AMPK/mTOR激动剂MT6378(10 mg/kg)组、AMPK抑制剂GSK-690693(30 mg/kg)组和迷迭香酸(300 mg/kg)+MT6378(10 mg/kg)组,每组20只。建立HIE模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情况;透射电镜(TEM)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及自噬状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阳性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AMPK(p-AMPK)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mTOR及其磷酸化蛋白(p-mTOR)、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ncoordinated-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Ulk1)及其磷酸化蛋白(p-Ulk1)、LC3B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严重,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及自噬空泡形成较多,细胞自噬及凋亡水平升高,AMPK/mTOR通路活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迷迭香酸组及GSK-690693组大鼠脑梗死、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凋亡及自噬减弱,AMPK/mTOR通路被抑制(P<0.05);MT6378组海马组织AMPK/mTOR通路进一步激活,大鼠脑梗死、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凋亡及自噬进一步加重(P<0.05);MT6378可逆转迷迭香酸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迷迭香酸可能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激活,降低海马神经元自噬及凋亡进程,发挥抗HIE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感官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自闭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多感官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观察3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首次训练、末次训练的社交行为(语言交流、主动肢体接触、目光交流)次数。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定训练效果。结果 末次训练时两组患儿语言交流、主动肢体接触、目光交流次数均较首次训练时显著增多(P<0.01),研究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总分及健康/生理/行为、感知/认知能力、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多感官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密集训练可改善自闭症患儿社交行为,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用于ICPP女童护理干预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ICPP女童11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女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女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为ICPP女童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抑郁、社交退缩、违纪、总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体诉、分裂样强迫、多动、性问题、攻击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裂样强迫、性问题、残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总粗分、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多动、违纪、攻击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ICPP女童心理行为问题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01)。结论 ICPP女童多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且以抑郁、社交退缩、违纪、分裂样强迫为主要表现,在为女童实施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后,其心理行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未来可考虑将认知行为干预作为ICPP女童的辅助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