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紫桃  小燕  易燕桃  谭彩虹  李迪 《肝脏》2014,(4):268-270
目的:探讨LAM、ETV抗病毒治疗对伴活动性肝硬化肝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伴活动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联合LAM、ETV抗病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4/24),比对照组62.5%(15/24)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48、96周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Alb、Child-Pugh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治疗后48、96周累计生存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LAM、ETV 抗病毒对治疗伴活动性肝硬化肝癌的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药学服务的现状,探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全方位开展。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药物咨询记录完整的资料共1147份,针对用药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药物咨询以门诊患者为主,占91.3%;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和适应证方面为主,占53.7%;咨询方式多为窗口面对面咨询,占84.2%。结论目前本院门诊药物咨询服务能解决部分门诊患者,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用药疑虑,但存在形式单一、宣传不足及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453例,留取痰标本送病原学检测后,明确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并总结最常见致病菌(本组为肺炎链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本组453例患儿肺炎链球菌感染者显著多于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P<0.05).316例肺炎链球菌感染者,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性最高,对万古霉素和头孢呋辛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耐药性高于头孢噻肟(P<0.05).结论 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经验用药应用头孢呋辛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集的236例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2个类别,其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中成药(包括注射液及其他制剂)、诊断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3.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以及诊断用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注意给药途径方式、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及不良反应类别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仍然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了解及评价抗菌药物在我院CAP住院病例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从我院2011年全年CAP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90份,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15种5个大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前三种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全部使用针剂,联合用药普遍.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选用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临床医师与我们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胰岛素抵抗(IR)及炎症因子IL-6、TNF-α、CRP的影响。方法:24只SHR随机分为厄贝沙坦高剂量组、厄贝沙坦低剂量组及模型组,8只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四组大鼠均予果糖喂养,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予27mg/kg及13.5mg/kg厄贝沙坦灌胃干预,8周后观察四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高血压病1、2级患者66例,口服卡维地洛10~40(平均22.25±17.5)mg/天治疗,疗程为8周,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服用卡维地洛后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67.0±12.2mmHg降至131.8±9.8mmHg;舒服张压由治疗前的102.5±8.0mmHg下降到治疗后的85.4±7.8mmHg。总有效率达90.9%。副作用主要是眩晕、乏力,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对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病均有明显的降压、减心率效果,副作用低,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