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征象。结果 38例中肿块26例,钙化17例,结构紊乱4例;发病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病理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肿块的密度、形状及边缘以及钙化和结构紊乱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X线诊断油性囊肿2例,肿块和结节10例,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8例,结构紊乱2例,无任何异常X线表现5例;病灶位于脂肪层内11例。病理表现:早期病变为单发或多发灶性脂肪坏死;中晚期病变脂肪坏死灶逐渐吸收,囊壁增厚,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坏死灶部分或全部为纤维组织取代。结论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油性囊肿及位于脂肪层内的肿块、结节、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首先考虑脂肪坏死可能;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空气灌肠整复失败患儿的治疗,其中2例放弃手术治疗,要求转院。结果:套头部团块起始位置、最大径长、分叶和"弹簧样"改变是难整复的主要征象。结论:适时放弃灌肠整复而选择手术治疗对患儿来说是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巨结肠类缘病患者的钡剂灌肠X线表现.结果 16例中9例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有痉挛狭窄,4例结肠张力高,呈“腊肠样”,不扩张或稍扩张,2例呈“跳跃型”狭窄段与扩张段相间,1例为全结肠型细小,24 h复查14例结肠内大量钡剂残留.结论 当临床怀疑有先天性巨结肠而行钡剂灌肠检查时,在出现以下X线征象时应警惕有巨结肠类缘病:(1)痉挛段较长,有较多切迹,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没有移行段;(2)结肠张力高,形态僵直如“腊肠样”;(3)“跳跃型”;(4)“全结肠型”细小狭窄.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性,3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2d",于2012-01-03入本院。病史采集:患儿腹痛2d。入院查体:右上腹肝下可及一腊肠样肿块(6cm×4cm×4cm),质中等,稍可活动,肛门指检见果酱样大便。入院当日超声检查提示肠套叠,立即行X射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辅助手法整复小儿肠套叠,见中腹部呈串状异物(12mm×5mm),未予处理(图1)。术后进一步病史采集,被告知患儿入院前2d可能曾误食磁铁,次日即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