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儿发热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若持续发热超过2周,体温37.5?℃以上,经体检、常规辅助检查仍不能明确者,可确诊为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 FUO)[1].部分患儿除体温升高外未见其他明显症状、体征,易被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东汉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其条文论述精当,理、法、方、药具备,开后世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针对疾病和患病个体,辨证施治,立法选方而作仲景方,精简不杂、立意明确、疗效突出。并详细叙述了相应方剂的剂型、煎药溶媒、煎煮方法、给药方式、服药频次、服药时间、药后调理方法等,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调护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仲景方的煎服法进行归纳及总结。  相似文献   
3.
气上冲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组症状群,其内在病机证治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气上冲”,通过训诂释义,考证气上冲源流,辨析原文语境含义,总结症状要点,说明气上冲本质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升降层面的气机紊乱,并从脏腑、经络、六经气化三个层面阐述病机:病根于肾,以冲脉为路径运行,因少阴枢机不利而发;分析上冲之气在不同病机下寒热两种中见属性的从化方向及与卫气、相火相关的病理本质;梳理张仲景针对气上冲的治疗大法,挖掘咳嗽、水气、痰阻等兼症的诊疗要点,扩大“气上冲”的概念及临床诊疗范围,为经方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则验案探讨李庆和教授运用化湿解毒法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经验,李庆和教授认为MG的初期和进展期是虚实夹杂甚至是以邪实为主的过程;湿毒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病理产物,同时也作为致病因素影响机体;MG患者临床多见舌质红苔黄厚者提示中焦湿热毒蕴.因此在补肾健脾基础上,重视"化湿解毒"...  相似文献   
5.
发声性抽动是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根据中医脏腑理论,小儿发声性抽动病机主要为肺痹喉阻、肝亢风动、阴虚火旺、脾虚痰盛、心神失养,临证应重视四诊合参,闻声查咽,把握证候特征,治以开宣肺气、清热利咽,疏肝清热、息风止痉,滋阴降火、养阴生津,健脾豁痰、燮理三焦,养心安神、清心开窍。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随着病原体的不断变异和流行毒株的轮替,出现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本次以奥密克戎(Omicron)感染为主的疫情中,儿童因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演变及症状与成人不同,故需对其中医证治进行针对性探讨。本文就2022年冬季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及感染后临床特点,审证求因,认为此次疫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疫毒夹风、寒、热为主,兼湿者少,多犯肺脾,以轻中型为主,因感邪性质及体质不同而症状各异。结合历次疫情中医儿科辨治经验,提出立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特点分期论治,以症统证,从不同时期的典型症状辨证论治;治疗不拘辨证体系,以清宣透为法,解毒祛疫;注意结合体质和基础病,动态辨证、调护情志、综合诊疗,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Yonemasu优球沉淀及Bing亲和层析法,并附加SPA菌体吸收IgG的步骤,从猪血清分离Clq。经热灭活,化学灭活,4%SDS-PAGE分析证明不仅在Clq提取物中而且在高度提纯的猪IgM中均含有IgM-RF。用猪Clq作固相ELIZA,试验的敏感范围是10-1000ngHAG/mL。38例正常人血清的测定值是2.06±1.52μgHAG/Ml(m±SD)。测13例SLE及16例RA病人血清,其值分别为31%及62.5%,超过m+2SD。用猪Clq测CIG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抽样调查法,选取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的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通过填写TD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情志偏性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SPSS Moderler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归纳总结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118例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平均年龄为10.48岁;男女比例为3.37∶1;出生生产方式以足月顺产儿最多见;病程3年以上>0~1年>2~3年>1~2年;抽动症状以眨眼、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摇头、鼓肚子为主要表现;情志偏性中最常见为急躁易怒(82.20%)和胆怯易惊(72.88%);中医证型为气郁化火证(52.54%)、痰火扰神证(23.72%)、肝亢风动证(15.25%)、外风引动证(5.08%)、脾虚痰聚证(2.54%)、阴虚风动证(0.85%)。结论: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儿童流行性感冒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中医分型,通过调查2019—2020年冬春季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精准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6大行政区域18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流感类型、不同区域患儿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儿症状特点。[结果] 9 472例患儿中,1)风热犯卫证占46.63%,表寒里热证23.41%,毒热内陷证11.07%,风寒束表证8.12%,邪犯肺胃证5.87%,热毒袭肺证4.88%,正虚邪恋证0.02%。2)超高热占4.30%,高热44.52%,中度发热44.37%,低热6.79%。3)甲型流感占90.51%,乙型流感9.49%,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分别占46.44%、48.50%)。4)在发热的不同病程阶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多见,随着发热时间的推移风寒束表证比例逐渐下降,热毒袭肺证比例逐渐上升。5)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多见,各区域中医证候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 2019—2020年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甲型流感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主;发热为各证型的核心症状,毒热内陷证以高热及超高热为主,其他证型以中高度热为主;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