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对只有两味药组成的简单复方”当归补血汤”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探讨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同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了传统中药复方共煎的合理性。通过比较共煎、分煎的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发现中药复方共煎不仅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而且可以增强免疫活性、补血作用、类雌激素活性、成骨细胞分化活性。共煎促进了复方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反应,从而产生特殊的活性,体现复方疗效。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指纹图谱和不同产地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穿心莲药材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来自10个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Alltima C18色谱柱(4.6m×250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指纹图谱检测波长为215nm,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25nm和254nm.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穿心莲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0个共有色谱峰,对10批来自不同产地穿心莲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应用HPLC-DAD测定了不同产地穿心莲样品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显示,穿心莲药材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介于1.09%~4.4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已被<香港中药材标准>采用.建议HPLC指纹图谱用于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控制,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低于1.0%.  相似文献   
3.
1闭经 王某某,女,23岁.1991年初因工作紧张劳累而闭经半年有余,延医求治,均不效,求治于余,症见心悸,头晕,纳少,疲乏无力,寐差梦多,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脉沉细无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对只有两味药组成的简单复方"当归补血汤"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探讨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同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了传统中药复方共煎的合理性。通过比较共煎、分煎的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发现中药复方共煎不仅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而且可以增强免疫活性、补血作用、类雌激素活性、成骨细胞分化活性。共煎促进了复方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反应,从而产生特殊的活性,体现复方疗效。  相似文献   
5.
纳米控释系统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文献,阐述了中医药纳米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纳米控释给药系统是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应用最活跃的研究方向,它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与安全性,并能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与此同时,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问题也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膳食疗高新技术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中医食疗药膳发扬光大,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研制新型药膳。而产业化、国际化是新型药膳发展的方向。中医食疗药膳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所涉及的学术与技术难题必须依靠高新技术,如现代药理、毒理学与营养学技术,中药制备高新技术,先进的新型及辅料技术,现代分析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相互之间的渗透,才能得以解决,从而取得本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