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3D)可视化技术观察血管的变异情况、胰头癌累及的范围、肿瘤与血管关系、胰周肿大淋巴结情况等,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实时手术引导。分析术前规划结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肝功能及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 10例胰头癌患者均完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5.1±59.5)min,术中出血量325(200,450)ml,手术切缘均达到R0切除标准。10例患者的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CA199均比术前下降(P均< 0.05)。术后发生B级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数字化技术适用于胰头癌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行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VAMT行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37例,年龄14-49岁,其中合并大出血7例,均采用自体血回输。结果全部手术获得成功,无中转及死亡病例。术后肺膨胀不全3例,肺部轻度感染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随访35例,占94.6%,最长4年5月,无1例复发。结论VAMT行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可靠,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敬洪  陈家阳  何应新 《河北医学》2008,14(9):1053-105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52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4例,中转开腹18例,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体重、发病至手术时间有关。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例预后较好,在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效果明显。结论: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术中若操作困难,应早期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主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行甲状腺手术80例。结果手术过程基本做到无血操作,术中患者显露喉返神经满意,无器质性损伤。术后5例发生暂时性声带麻痹,其中3例术后1周恢复,2例术后2个月恢复,均经间接喉镜检查声带运动功能正常,无器质性损伤。结论甲状腺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安全的,显露应从甲状腺下动脉附近开始,至神经入喉处全程显露。  相似文献   
5.
在微创处理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方法上,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更愿意接受“两步法”,先行EST+ENBD,待病情稳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存在解剖变异,致使ERCP失败。遇此情况,我们尝试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顺行插入导丝达十二指肠腔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60例。开放手术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微创手术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VAS评分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 结论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家阳 《中外医疗》2011,30(1):40-40
目的探讨对比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胃溃疡穿孔患者42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随机选择同期采用开腹修补术4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2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修补术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胃穿孔开腹修补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快,为临床上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术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指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应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囊肿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肝囊肿患者(腔镜组)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另选择同期行开腹肝囊肿开窗术50例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肝囊肿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24h下床活动。术后24~48h胃肠功能恢复。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患者恢复快,该方法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对照组多,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根治术相比,给予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降低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能清除较多的淋巴结,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观察和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1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作为分析组;同时,选择同期128例开腹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分析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大小、并发症、死亡例数等手术质量和效果均比对照组的理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