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N1和 N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接受手术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的临床分期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0例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560例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9.5%,包括11.3% N1淋巴结和8.0% N2淋巴结。 N1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包括男性、吸烟、非腺癌、固体肿瘤、CYFRA21-1水平、中央型肿瘤、肿瘤大小、肿块最大标准摄取值和磨玻璃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腺癌、固体肿瘤、癌胚抗原水平、肿瘤大小、磨玻璃影比例为 N2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 P <0.05)。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N1与 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和固体肿瘤是Ⅰ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针对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增强对术前分期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分子机制并分析预测其靶标和药物作用通路。方法检索并下载GEO中与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获取的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六味地黄丸干预前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基因变化,并将这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绝经女性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两对比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对获得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三方面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通用交互数据集库(BioGRID)分析获得与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互作的蛋白质,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实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中医药数据库(BATMAN-TCM)对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后,得到1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22个,下调表达基因1 027个。5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干预后43个基因下调,15个基因上调。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靶标为ESR1, FGFR2, MED1, PGR, PRKCB, PTGS1, PTGS2, TRIM24, VDR, WNT4。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ATF2, FBXW7以及RDX基因在干预后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结论 ATF2, FBXW7和RDX基因为参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基因。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靶标基因中,ESR1, FGFR2, MED1, WNT4为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潜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心胸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2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指标。 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03 min,手术出血量20~150 ml,平均手术出血量83 ml。术后12例患者因呼吸功能不全,送ICU过渡,1~5d顺利拔出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多数患者术后胸痛明显缓解,短期可停用镇痛药物,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复查显示内固定物塑形良好,胸廓成型良好,与对侧胸廓基本对称。切口脂肪液化、感染患者11例,均经短期换药治愈。出院后每月随访,连续3个月,无明显胸部不适,骨折断端愈合良好。 结论以胸廓的解剖特点为基础,根据不同部位及肋骨骨折情况选择、设计切口,解剖性游离、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并结合3D打印技术、腔镜技术等,可以个体化、微创化的方式完成内固定手术,完美恢复胸廓形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生存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150例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生存情况,并对其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 T 分期、淋巴血管侵犯、N2阳性淋巴结数目、N2淋巴结转移站数( P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T 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均是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