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裂1例报告     
患儿:第二胎,足月顺产,男婴。出生时发现患儿肠管突出在腹壁外,1980年4月13入院。检查:发育尚可,体温不升。体重3公斤,轻度脱水,口唇微发绀,心肺正常,从十二指肠下横部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整个肠管,从脐部右旁5×4平方厘米之腹壁缺损处突出(附图)。小肠与结肠有共同系膜,肠管呈阶梯状排列,未见结肠带及结肠袋。腹部右侧可见1.5厘米之短粗兰尾,结肠、小肠管径相同,肠壁肥厚、水肿,色泽暗红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阿托品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18例早孕终止妊娠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9例采用利多卡因镇痛,观察组109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阿托品注射,并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宫口松弛度、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阿托品应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确,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宁夏枸杞在我国不同栽培产区环境中,发生了明显的表观遗传变异和分化.为探讨我国不同栽培产区宁夏枸杞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差异及变化规律,该文利用荧光标记辅助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我国主要栽培产区宁夏银川平原、内...  相似文献   
5.
β-七叶皂甙钠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循环及神经保护等功能.在骨科临床应用较多。其为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在稀释及配药过程中会形成很多泡沫,抽吸不干净;药物加入液体后又出现大量泡沫.液体滴完时瓶内还有很多泡沫。为此,我们对β-七叶皂甙钠的稀释及加药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71~1978年收治563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病人中,7例曾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并为其中2例做了手术,加重了病情,影响了疗效,现报道如下。本组7例在确诊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结膜囊水肿,眼睑结膜,口腔粘膜及前胸壁皮肤出血点,伴少尿或无尿,余见表。讨论一、出血热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手术,其误诊原因有二: (一)引起出血热的病原体至今尚未分离成功,目前仍无特异性病原学诊断方法,诊断主要还是依靠临床症状。但外科往往对其临床表现认识不足,以  相似文献   
7.
peutz-Jeghers症候群是一种色素沉着、胃肠多发性息肉和阳性家族史,现已明确它是由基因显性遗传所致。现将我院曾遇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女,12岁。1980年5月29日入院,主诉阵发性腹痛,伴呕吐食物一天,入院诊断为肠蛔虫症,进院后有血便两次。脐部右侧触到鹅蛋大肿块,腹透见有数个液平,钡剂灌肠见钡剂顺利通过迥盲部。既往患孩有腹部隐痛,两年前因发现日唇及指趾末端黑色素斑点,肠系检查,结果阴性。会诊诊断为机械性高位小肠梗阻(肠套叠?),黑色素斑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放置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所2007年7月~2008年9月收治的240例使用宫内节育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患者放置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患者放置爱母型宫内节育器,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取出率以及患者的月经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妊娠各2例,妊娠率为1.67%,治疗组患者脱落4例,脱落率为3.33%,对照组患者脱落6例,脱落率为5%,治疗组取出4例,取出率为3.33%,对照组取出6例,占5%,两组患者妊娠率和节育器脱落率、取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放置元宫型Cu365宫内节育器,患者妊娠率低,节育器脱落率低,临床副作用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在已婚妇女中的的发病情况,以保障妇女健康。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妇女疾病普查中2 400例宫颈病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类型及意义。结果:2 4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光滑665例(27.70%);宫颈糜烂1 078例,占44.92%;宫颈管增生76例,占3.10%;宫颈肥大288例,占12.00%;宫颈纳氏囊肿195例,占8.10%;宫颈息肉98例,占4.08%;电子阴道镜下异常图像165例,占6.87%。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论:宫颈病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电子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妇女疾病普查对防治宫颈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贲门下胃后壁高位巨大穿透性溃疡,临床上并非罕见,因其外科处理比较困难,故以往多与处理某些胃部恶性疾病一样,习惯于作全胃切除。作者却采用了胃大部切除改良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报告如下。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处理与胃大部切除术相同。患者仰卧,连续硬膜外麻醉或乙醚全麻,上腹正中切口,逐层切开腹壁。探查时首先排除胃的恶性病变,如确系溃疡,可按一般的胃大部切除术处理胃左、右及胃网膜左、右血管。然后于幽门下离断十二指肠,常规封闭十二指肠残端。并靠近胃底结扎胃短动、静脉,如脾脏与该部粘连甚紧则可切除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