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陈凯权  徐艳  吴铭  马进  王军 《安徽医药》2021,25(12):2459-2462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探寻预测血流动力学显著动脉导管未闭(ha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DA,hsP-DA)的NT-proBNP阈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后3 d心脏彩超检查分为无PDA组(nPDA组)(n=46)、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动脉导管未闭组(hsPDA组)(n=38)、无症状性PDA组(asymptomatic PDA,asPDA组)(n=31).hsPDA组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复查心脏彩超分为PDA关闭组及未关闭组.监测并比较nPDA、asPDA、hsPDA各组生后3 d NT-proBNP值、关闭组与未关闭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NT-proBNP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预测诊断hsPDA的最佳切点.结果 nPDA、asPDA、hsP-DA三组生后3 d NT-proBNP分别为1859.50(1508.00,2373.50)ng/L、3213.00(2987.00,3906.00)ng/L、9830.00(6251.00,12961.50)ng/L,asPDA组高于nPDA组,hsPDA明显高于asPDA组(均P<0.05).hsPDA早产儿关闭组与未关闭组治疗前NT-proBNP分别为7521.00(3813.00,9635.00)ng/L、12093.00(10086.00,15651.00)ng/L,未关闭组明显高于关闭组(P<0.05);两组治疗后分别为2039.00(1423.00,4089.00)ng/L、7365.00(5609.00,8697.00)ng/L,关闭组明显低于未关闭组(P<0.05).生后3d,预测hsPDA的NT-proBNP值为9875.50时,诊断hsPDA的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895.结论 NT-proBNP有助于临床诊断PDA、预测干预时机,并为hsPDA疗效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胆红素水平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茵栀黄口服液(1/3支/次,3次/d)联合布拉酵母菌(0.25 g/次,2次/d)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 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6、72、108与144 h后2组经皮胆红素(TcB)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异常情况,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72、108与144 h,2组TcB水平均显著降低,随时间推移,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BAEP、aEEG与MRI检查异常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TcB水平,同时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有利于预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于文净  陈凯权  刘伟  马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12):1685-1688+1692
目的:探讨强化母乳喂养不同添加时机对早产儿住院期间体格发育、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强化母乳喂养的时机不同,将122例早产儿分为早期组(当喂养达50 mL·kg-1·d-1时开始添加强化剂,60例)和晚期组(当喂养达100 mL·kg-1·d-1时开始添加强化剂,62例),比较2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神经系统评估结果。结果:早期组住院期间的体质量增长速度(17.28±3.5)g·kg-1·d-1高于晚期组(15.71±3.4)g·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头围、身长增长速度、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白蛋白、前蛋白、尿素氮、碱性磷酸酶、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