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2001年5月~2006年5月,对141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1.9%、8.5%和1.4%,疗效较治疗初期有显著提高。其中1例存活53月以上。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存期。肿瘤的类型、临床分期、门脉癌栓、肝功能分级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虹  邱筱影  陈其铭 《中成药》2001,23(7):497-499
目的:观察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杀灭效果。方法:内镜确诊HP阳性的慢性糜烂性胃炎90例。治疗组50例口服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2片,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两组病人均服药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对比,x^2=23.87,P<0.01,显著差异。HP阴转:治疗组58%,对照组27.5%,两组对比,x^2=8.37,P<0.01,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较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观察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方法:患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常规护肝治疗加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退黄效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其铭  龙杰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00-1801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患者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组与多潘立酮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6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IB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保胆健素治疗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117例黄疸型肝炎病人应用甘利欣联合保胆健素治疗74例(治疗组),用甘利欣治疗43例(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和血清总胆红素(SB),谷丙转氨酶(ALT)的复常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复常率分别为74.7%,74.3%,68.9%,与对照组53.5%,53.5%,46.5%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SB,ALT复常率分别为70.0%,72.9%,与对照组48.8%,48.8%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两组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与对照组62.8%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保胆健素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是有效,方便的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并与奥美拉唑比较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天分别口服泮托拉唑胶囊40mg和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于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明显改善,症状记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8周后,泮托拉唑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对照组为76.7%、8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泮托拉唑组治愈率分别为60.0%、83.3%,奥美拉唑组为53.3%、7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末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泮托拉唑组为3.3%,奥美拉唑组为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