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参与AS慢性炎症过程及AS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过程。中医药在改善AS患者症状与体征、控制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一定疗效。中医药干预对AS炎症反应、骨代谢失衡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本文着眼于AS炎症反应及骨代谢过程,对近年来相关细胞因子参与AS的发病过程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对其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及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EAT1)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3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04例和未感染组299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P-1、miR-21、lncRNA NEAT1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0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检出菌株12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为76.00%;感染组患者血清MCP-1、miR-21、lncRNA NEAT1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MCP-1、miR-21、lncRNA NEAT1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6,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4.62%。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MCP-1、miR-21、lncRN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A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将中医证候诊断明确的50例肾虚督寒证和43例肾虚湿热证A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AS不同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证型与症状、体征、疾病活动度及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的相关性.结果 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程、外周关节肿胀、肌腱端压痛程度、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活动性评分(ASDAS)、ESR方面存在差异(P<0.05);在性别、疼痛程度、晨僵程度、晨僵时间、疲劳/困倦、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活动测量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价积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P<0.05).AS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ESR、CRP、ASDAS评分、BASDAI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21、r=0.21、r=0.30、r=0.29,P<0.05).结论 肾虚督寒证AS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肾虚湿热证AS的疾病活动度较肾虚督寒证患者高;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对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血清IL-6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