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许多文献研究记载,对青春期功血研究逐渐增多,治疗方法颇多,但病程均较长,疗效欠佳,疗程亦长。如能及时防治既可缩短疗程,又能增加疗效。“治病必求于本”要想防治青春期功血,必须掌握其病因。治疗不排卵青春期功血基本原则为补阴降火,一般原则灵活运用,如滋阴清热,凉血固冲,化瘀止血,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疏郁健脾,补气固脱;辅以心理对症治疗和滋补品等。  相似文献   
2.
我院妇科门诊用中药粉脂膏治疗宫颈糜烂105例,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均来自本院门诊且有随访条件的患者,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7岁,平均年龄28.2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6年;宫颈糜烂程度:中度41例、重度64例,均有宫颈接触性出血,不同程度的水肿和肿大,脓性分泌物量多、黄绿色、粘稠、有异味,伴腰骶部胀痛,105例均经刮片排除宫颈癌。  相似文献   
3.
带下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医妇科学》把带下病分为 3型 ,即脾虚型、肾虚型、湿热(毒 )型。其中湿热带下治法为清利湿热 ,用苦寒药清热泻火 ,用淡渗药利水除湿。笔者通过学习陈修园《女科要旨》中关于带下病的论述 ,对湿热带下治法又有了新的认识。湿热带下有轻重之分 ,轻者虽有湿热 ,而气不郁结 ,无腹痛 ;重者湿热壅滞经络 ,气郁不畅 ,可见小腹作痛。并指出重症湿热带下以苦寒正治 ,以辛温从治。1 前辈对湿热带下辛温从治的论述陈修园在《女科要旨》中阐述了湿热带下的成因 ,“冲任督三脉 ,以带脉束之。因余…  相似文献   
4.
有些人在房事过程中或房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尽管原因目前还不明了,但中医临床工作摸索出了一些治疗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功血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常见病,特别是青春期不排卵功血因学习紧张、竞争力强、压力大、睡眠少、饮食不规律、偏食等以致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常,排卵障碍(不排卵)更呈上升趋势。笔者运用自拟益肾汤治疗青春期不排卵功血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益肾调经汤合针刺排卵治疗无排卵性不孕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天明 《光明中医》2007,22(11):50-50
通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笔看认为无排卵性不孕是较难治的不孕症之一,单纯药物或针刺疗法均较缓慢,二者合用不仅可缩短病程,也可提高妊娠率.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笔者用清化汤治疗湿热瘀结盆腔炎患者120例,疗效较佳,并与抗生素治疗作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不排卵功血的病因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许多文献研究记载,对青春期功血研究逐渐增多,治疗方法颇多,但病程均较长,疗效欠佳,疗程亦长,如能及时防治既可缩短疗程,又能增加疗效."治病必求于本"要想防治青春期功血,必须掌握其病因.治疗不排卵青春期功血基本原则为补阴降火,一般原则灵活运用,如滋阴清热,凉血固中,化瘀止血,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疏郁健脾,补气固脱;辅以心理对症治疗和滋补品等.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病例为1993年8月至2 0 0 3年8月就诊患者,共36 0例,均参照《中医妇科学》[1]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确诊。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 0 8例,年龄2 3~5 2岁,平均34岁;病程为1~10年;其中轻度5 6例,中度12 0例,重度32例。对照组15 2例,年龄2 4~5 4岁,平均35岁;病程为1~10年;其中轻度4 0例,中度92例,重度2 0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1)抗盆炎1号(自拟方)内服。药用:山药2 0g ,川断、党参、白术各15 g ,鸡血藤2 5 g ,当归、桃仁、川芎、赤芍、延胡索各1…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传统上是指由于缺血和缺氧,短暂的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到24 h,不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TIA有了新的认识.文章对MRI,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在TIA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