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将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MELD评分的关系:MELD≤9分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8.12±0.18)%,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值为(1.04±0.03),左房直径(Las)为(30.48±0.36)mm;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为(60.58±1.21)%,E/A值为(0.78±0.03),LAs为(27.14±0.56)mm;MELD≥20分患者的LVEF为(56.71±0.54)%,E/A值(0.53±0.01),LAs为(34.12±0.72)mm。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显示,①MELD≤9分、10~19分肝硬化患者的LVEF值均高于MELD≥20分患者,MELD≤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 10~19分患者比较、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20分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E/A值随MELD评分逐步降低,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E/A值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5,P <0.05;MELD≥20分肝硬化患者的LAs高于MELD≤9分、10~19分患者,不同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的L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可出现心功能受损,其程度随肝功能的恶化而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采用无痛胃镜进行诊治的47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波动情况。结果:经胃镜治疗后,45例成功取出异物,占95.74%;2例由于严重嵌顿未能取出,转为外科手术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中、治疗后DBP、SBP、HR、SpO2等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肝硬化患者56例为试验组,其中MELD≤9分15例,MELD 10~19分18例,MELD≥20分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NT-proBNP浓度,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反映心脏收缩(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功能[左房直径(LAs)、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计算E/A比值的指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中不同MELD评分者间的LVEF、E/A、LAs及NT-proBNP浓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LVEF、E/A、LAs及NT-proBNP浓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MELD评分之间LVEF、E/A、LAs、NT-proBNP浓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E/A值与MELD评分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4(P0.01);NT-proBNP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3(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随MELD评分递增;该地区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损害,其心功能受损程度随肝功恶化加重,患者NTproBNP浓度与肝功能受损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肠息肉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状态下经肠镜切除。对照组采用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息肉,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早期食管癌患者99例,将其中以ESD为治疗方案的52例患者纳入ESD组,同期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47例患者纳入EMR组,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病灶切除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EMR组比较,ESD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最大病灶直径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病灶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直径较大的早期食管癌具有剥离病灶彻底、复发率较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磁纳米-多西紫杉醇递送系统对胃癌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制备金磁纳米和多西紫杉醇复合材料,检测复合材料对胃癌细胞系MFC的杀伤和凋亡作用。构建MFC荷瘤小鼠并分组为:对照组、多西紫杉醇组、金磁纳米-多西紫杉醇组,每组10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PBS、多西紫杉醇、金磁纳米和多西紫杉醇复合材料。每2 d监测小鼠肿瘤体积,2周后处死小鼠,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Caspase7、p-PI3K、p-AKT表达水平。结果 制备的复合材料粒径为(20.8±8.4)nm。金磁纳米材料和多西紫杉醇按1∶3混合达到最佳融合比,可有效抑制MFC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多西紫杉醇组小鼠肿瘤体积缩小,Caspase3、Caspase7表达水平升高,p-PI3K、p-AKT表达水平降低。与多西紫杉醇组相比,金磁纳米-多西紫杉醇组小鼠肿瘤体积缩小,Caspase3、Caspase7表达水平升高,p-PI3K、p-AK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金磁纳米-多西紫杉醇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