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后体外标记方法及移植肝细胞的肝内组织学表现。方法 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后的肝细胞移植入已行部分肝切除大鼠体内,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受体肝脏内移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分化成熟肝细胞在BrdU掺入培养后细胞核染色可见特异性棕褐色标记;肝细胞移植后肝组织切片BrdU染色可定位移植细胞;白蛋白抗体染色显示移植细胞具有功能活性。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后形态功能稳定,是进行肝细胞移植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联诊断法对 35 6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血清弓形虫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平均为 15 .17% ,不同年龄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龄产妇组略高 ;不同职业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别 ,但农民组感染率明显较高。 4例畸形儿中弓形虫感染阳性 2例。有早产史的孕妇弓形虫阳性率为 2 0 % ,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此外还发现第 2胎怀孕出生的新生儿其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42 .86 % ,显著高于第 1胎出生者 (19.15 %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早产、畸胎 ,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RSV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 CD11b、CD5 4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 30例 RSVP患儿 (轻型 2 0例、重型 10例 )及 2 0例正常小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AMS) CD11b、CD5 4的表达。结果 :(1) RSVP组与对照组比较 :淋巴细胞 (L )、单核细胞 (M)多形核细胞(PMN)表面 CD11b、CD5 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 (PPC)和 /或平均荧光强度 (MFI)普遍上调 (P <0 .0 5或 P <0 .0 1) ,其中以 M的 AMS上调最为显著 ;(2 )重型 RSVP组与轻型组比较 :L、M表面 CD11b 的 PPC和 /或 MFI表达上调 ,3类白细胞表面CD5 4的 PPC和 MFI表达均显著上调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1) AMS在 RSVP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在 3类白细胞表面 CD5 4表达均同时上调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肺炎病情程度的免疫学指标 ;(3)本研究结果可能为肺炎的抗粘附疗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病房的精细化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病房患者的分组试验,观察妇科病房的精细化管理与一般化管理之间的对比结果,探讨出更加优质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结果妇科病房的精细化管理更有利于妇科病房患者的恢复。结论妇科病房的精细化管理应该在医院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为广大的女性同志谋福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人酸点燃杏仁核大鼠颞叶癫痫模型颞叶皮质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SP25)的表达情况。方法将52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模型组(共39只)和假手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13只)。癫痫模型组建立海人酸点燃杏仁核大鼠颞叶癫痫模型,再按构建成功的时间分为3组(构建成功1 d为急性期组、构建成功7 d为潜伏期组、构建成功30 d为慢性期组,每组各13只),在观察结束时取材。对照组在杏仁核注入生理盐水,与癫痫模型组伴随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USP25在颞叶皮质中的表达及与神经元(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共定位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SP25在颞叶皮质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注药侧颞叶皮质中,癫痫模型组USP25与NeuN的共定位阳性细胞在癫痫后期增加,USP25 mRNA及蛋白水平在癫痫发作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48、7.68,均P<0.05)。与对照组(mRNA:1.00±0.36;蛋白:1.00±0.46)比较,潜伏期组(mRNA:10.80±4.82;蛋白:1.88±0.32)和慢性期组(mRNA:12.97±4.48;蛋白:1.92±0.2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未注药侧皮质中,USP25 mRNA及蛋白水平在癫痫发作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86、6.65,均P<0.05)。结论颞叶皮质中USP25的表达在癫痫大鼠潜伏期后增加,提示去泛素化通路参与颞叶癫痫的慢性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占文明  闫旭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39-3442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成功接受PCI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内是否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21)和非心力衰竭组(n=79).比较两组随访前后血清NT-proBNP和GDF-15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血清NT-proBNP和GDF-15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和GDF-15诊断PCI术后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 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和GDF-15水平于随访前和随访6个月后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和GDF-15水平与心力衰竭呈正相关(r=0.38、0.3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检测相比,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4.3%和85.7%.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GDF-15用于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价值较高,有利于更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城市成年居民环境健康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4月,对四川省绵阳市、雅安市和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的1252名18~69岁常驻居民进行环境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erson等级相关等方法分析公众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相关因素和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同城市(F=47.632,P<0.001)、不同年龄(F=34.676,P<0.001)、不同文化程度(F=49.574,P<0.001)、不同体质指数(F=4.560,P=0.003)、不同家庭总年收入(F=27.977,P<0.001)、是否吸烟(t=11.121,P=0.001)与不同环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数量(F=88.405,P<0.001)人群的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除了体质指数,其余项均是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的相关因素。环境健康态度得分明显高于行为和知识(F=154.34,P<0.001)。知识和行为、知识和态度、态度和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414和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空间分布数据探索消化道肿瘤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根据我国中部某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地理定位信息,利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估计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该地区人群分布特征,计算该地区消化道肿瘤患病风险的概率密度。结果通过核密度估计可以绘制出本研究区域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区域消化道肿瘤发病在空间上存在患病风险较高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闫旭  薛露  王银萍 《吉林医学》2009,30(19):2370-2371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Intestinal endometiosis,IE)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异位到肠道组织产生的一种非癌性病理变化,由此引起肛门坠胀、大便性状改变及经期便血等临床症状。IE并不常见,约占3%~37%,以大肠受累常见,有时也见于小肠,如患者有长期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史,诊断相对较易,但IE致急性肠梗阻时诊断较难,在临床上易与肿瘤相混淆,且该病少见,所以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多,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生理盐水(NS)和乳酸林格氏液(LR)复苏的早期阶段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等参数,观察给予不同的液体类型对水肿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同.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准备:24只微生物二级8个月龄健康杂种猪,体质量(21.50±0.82) kg,雌雄不限.给予3%戊巴比妥钠肌肉内注射镇静.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右股动脉置人4-F股动脉PiCCO导管,接PiCCO监护仪[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