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的不断发展,骨质疏松作为其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相关的骨代谢指标被广泛关注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的原因包括疾病本身的影响,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除此之外,与疾病的活动性炎症、体内激素水平、月经周期等因素也一定关联,从而导致骨代谢异常,最终出现骨质疏松。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控制疾病活动的同时,保证骨代谢的正常,关节功能的正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功能缺失可导致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肾脏尿酸盐转运系统是原发性痛风相关基因研究的重点,维持尿酸盐的吸收和分泌平衡对血清尿酸水平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的调节作用.该文对目前已发现的与原发性痛风发生、发展相关的尿酸转运蛋白作简要概述,以供临床合理诊治原发性痛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1]。本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及痛风性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痹证”范畴,因其走注关节、痛势甚剧,故又名“白虎历节”,此外亦称“白虎风”“痛风”“风痹”“痛痹”等~[2]。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并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中医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综合疗效,但临床上对痛风的辨证论治,分型较多,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中医对痛风辨证论治的经验加以综述,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痛风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