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膝关节创伤患者微创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58.06%、90.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58%、29.03%),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如脱位、头坏死、关节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创伤优势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少,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闫大方 《河北医学》2014,(6):975-977
目的:探究分析膝关节创伤患者微创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er 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58.06%、90.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58%、29.03%),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如脱位、头坏死、关节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32.2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创伤优势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少,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2006 - 03-2009 - 10,我们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30例(30眼),并与止血剂酚磺乙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0例(30眼)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有眼球挫伤史;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有前房积血.根据Oksala分级法:前房积血到前房1/3,位于瞳孔下方者为Ⅰ级;前房积血占前房1/2,前房积血超过瞳孔缘为Ⅱ级;前房积血超过前房1/2,充满前房者为Ⅲ级[1].  相似文献   
4.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7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的80例患者采用钉棒内固定系统跨伤椎固定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另80例患者采用钉棒系统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作为实验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3个月、1年后的椎体压缩率(10.2%±8.6%,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8%±11.8%,16.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中出现断钉、螺丝松动发生率(1.25%,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1.25%,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的方法治疗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并发症少,并且治疗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6岁,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部疼痛,行走不利1月余来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长期从事室内装修工作,近1个月由于赶工期,每天工作12h以上,频繁上下梯子。检查:左足无畸形,第一跖趾关节掌侧轻度肿胀、压痛,以1、2掌骨头间为重,未触及骨擦感,踌趾主动屈曲受限,被动背伸及外展受限。线片示左足[足每]趾腓侧籽骨有骨折线,并有新骨形成。给予伤肢功能[足每]位石膏固定,口服接骨续筋药治疗6周,肿痛消失,拍片示骨折线消失。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6岁,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部疼痛,行走不利1月余来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长期从事室内装修工作,近1个月由于赶工期,每天工作12 h以上,频繁上下梯子.检查:左足无畸形,第一跖趾关节掌侧轻度肿胀、压痛,以1、2掌骨头间为重,未触及骨擦感,踌趾主动屈曲受限,被动背伸及外展受限.线片示左足踇趾腓侧籽骨有骨折线,并有新骨形成.给予伤肢功能踇位石膏固定,口服接骨续筋药治疗6周,肿痛消失,拍片示骨折线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MIO理论指导下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4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分类B2型6例,B3型10例,C1型12例,C2型15例,C3型4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获得随访41例,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平均12°(613个月,平均7.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平均12°(618)°,尺偏角平均21°(1618)°,尺偏角平均21°(1631)°。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32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90.24%。结论在MIO理论指导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相对稳定固定,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腕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膝关节创伤患者微创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ar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并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58.06%、90.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58%、29.03%),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如脱位、头坏死、关节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创伤优势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少,Nea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6—03-2009—07,我们采用血府逐瘀汤热烘治疗带状疱疹126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二)》。①基本损害: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者病情往往较重。②皮疹好发胸、胁部,颈部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