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李雪芬  钟诗婷  邓矢明 《河南中医》2016,(11):2007-2009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9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来氟米特的基础上加服益肾蠲痹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孤独症家庭干预依从性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就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修订版(C-PEP),分析患儿家庭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将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对干预的态度,干预前患儿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认知水平、年龄、发育商、情感障碍是儿童孤独症家庭干预依从性差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确定儿童孤独症家庭干预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利于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缓解症状,提高患儿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掌握东莞市石龙镇三中学生健康状况,分析致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本次体检由我院体检中心与儿童保健所联合完成,项目包括体重、身高、内科、外科、血压、五官、血常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结果:视力低下、龋齿、血清总胆红素稍高是该校学生中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分列前三位,三个年级平均值分别为67.54%、25.62%,7.83%。结论:防患于未然是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现病症应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在本院骨伤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益肾蠲痹丸治疗16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患者血清,检测治理前后GM-CSF、IL-6、IL-17、TNF-α、IgA、IgM、IgG含量。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GM-CSF、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gA、IgM、IgG含量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蠲痹丸可以调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并发恐动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1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发生恐动症,将患者分为发生组(69例)和未发生组(141例)。统计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分析LDH患者术后并发恐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1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中,69例术后发生恐动症,占32.86%。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术前放射下肢痛、病程>2年占比高于未发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放射下肢痛、病程>2年、VAS评分及HADS评分高、GSES评分低均是LDH患者术后并发恐动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放射下肢痛、病程>2年、VAS评分及HADS评分高、GSES评分低是LDH患者术后并发恐动症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智护训练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儿童保健科60例6个月~1岁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根据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智护训练方式,对比两组最终的训练成效。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社交行为、语言、认知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DQ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观察组婴幼儿的身高、体质量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观察组盖泽尔量表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科的临床训练中应用智护训练可有效提升6个月及以上婴幼儿的发育指标,更有利于儿童群体的身心发育,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