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总结近年来收治的13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为36.6%,其中以念珠菌为主,占6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62.7%。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减少,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渐增加。念珠菌对益康唑(ECO)、酮康唑(KET)、咪康唑(MIC)、制霉菌素(NYS)、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R)、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耐药率分别为69.4%、66.7%、58.3%、44.4%、43.8%、36.4%、14.3%、13.9%。结论: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且多有药耐药性,特别是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ART)后不同免疫重建水平HIV感染者的基线生化指标及艾滋病直接相关合并症差异。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随访超过24个月成年初治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200~350和>350个/µl的不同水平分为免疫重建不良组、部分免疫重建组和免疫重建良好组。采用Kruskal-Wallis Hχ²检验分析不同组的基线社会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艾滋病直接相关合并症的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900例,免疫重建不良组、部分免疫重建组和免疫重建良好组分别为385例(9.9%)、1 206例(30.9%)和2 309例(59.2%)。免疫重建不良组的基线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TG、TC、FPG、AST、ALT及总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与免疫重建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重建不良组的基线合并肺结核、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播散性真菌病、食管念珠菌病、肺外结核、皮炎、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毛状白斑、持续腹泻 ≥ 1个月及持续或间断发热 ≥ 1个月等艾滋病直接相关合并症的占比明显高于免疫重建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RT后获得不同免疫重建水平的HIV感染者基线生化指标和艾滋病直接相关合并症存在明显差异,需加强基线异常生化指标的监测和合并症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以显著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男性HIV单阳的夫妻希望完成做父母的愿望,本研究通过检测HAART治疗后男性HIV/AIDS患者精液HIV-1 RNA水平与精液指标,评估潜在传播风险和精液质量,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20例有生育要求且接受HAART超过6个月的男性HIV携带者/AIDS患者,用精子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精子浓度、存活率、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用COBAS Amplicor检测精液HIV RNA载量及流式细胞仪技术计数血液CD4+T细胞。结果:20例患者年龄25~40(30.7±5.05)岁,接受HAART治疗6(14.24±12.26)个月以上,治疗前基线CD4+细胞226~965 cells/ul(422.38±200.86),检测时CD4+细胞341~1 058 cells/ul(535.76±212.02)。除1例外精液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2 ml);14例患者精子总活力低于正常值(≥40%),18例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低于正常参考值(≥32%),2例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15×106/ml);有5例精子存活率低于正常参考值(58%);有6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20例患者外周血HIV-1 RNA均20拷贝/ml,18例精浆HIV-1RNA也20拷贝/ml,但2例20拷贝/ml,分别为4.70×101拷贝/ml和2.2×102拷贝/ml。4例与配偶无保护措施同房超过半年,女方定期查HIV抗体均阴性,其中1例自然怀孕生育,母子HIV-1 RNA均为阴性。结论:HAART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精液中HIV RNA水平高于血浆中HIV RNA水平,提示精液仍可能存在少量HIV,具有潜在传染风险,因此对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规检查精液HIV-1 RNA可以降低女性感染风险。同时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精子总活力与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生育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CD4+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特点与CD4^+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26例HIV/AIDS患者,对其中312例进行CD4^+分析。结果机会性感染率+为94.17%,以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各种感染性腹泻、皮肤感染和败血症为主。312例患者中,CD4^+〉350+个/μ18例(5.77%),CD4^+在200~350个/μl之间34例(10.89%);CD4^+〈200个/μl260例(83.33%),其中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为47例(各15.06%),CD4^+〈50个/μl166例(53.2%)。312例患者中共+发生669例机会性感染,CD4^+〉35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13例(4.17%)。200~350个/μl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例(9.61%)。CD4^+〈200个/μl时,共发生机会性感染251例(80.44%),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发生机会性感染44例(各14.1%),CD4^+〈50个/μl发生机会性感染163例(52.24%)。机会性感染率在CD4^+大于350与小于50个/μl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会性感染:随着CD4水平的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多部位感染增多,病情亦愈加凶险。各种细菌、真菌、原虫、病毒感染可同时出现,并累及多器官、多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反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阳性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母婴阻断接受HAART的HIV阳性孕妇107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广州市某医院产科HIV阴性孕妇135例为对照组。对孕妇的肝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接受HAART治疗时间不同分为HAART治疗1组(〈12w)、2组(12~36w)及3组(≥36w),比较相关指标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的WBC均数为7.39±2.20×109/L、RBC均数为3.08±0.49×1012/L、Hb均数为101.87±12.75g/L、GLB均数为30.68±4.86g/L、空腹Glu均数为4.15±0.91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AST升高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29,P〈0.05);PLT、TBil、ALT等级、TG、TC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接受HAART时间对研究组再分3组,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组比较,WBC、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RBC、Hb、G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Hb、G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是否感染肝炎病毒对所有观察案例进行分组,感染组与非感染者比较,肝功能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51,P〈0.01)。结论短期应用HAART药物对HIV阳性孕妇是安全的,在营养和肝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接受HAART〈12w的HIV阳性孕妇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经血/骨髓培养确证的18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全部给予伏立康唑规范治疗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均小于50copies/μl,以反复发热、乏力、咳嗽、消瘦、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用伏立康唑治疗14d后,有效6例(33.3%),显效7例(38.9%),无效5例(27.8%),总有效率72.2%。治疗28d时,有效11例(61.1%),显效3例(16.7%),无效4例(22.2%),总有效率77.8%。治疗后TB疗前-疗后为(12.68±20.74)μmol/L(P=0.02)、ALT疗前-疗后(20.80±35.17)U/L(P=0.02)、AST疗前-疗后(86.01±110.07)U/L(P〈0.01),三个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疗前-疗后(0.497μmol/L,P=0.62)、BUN疗前-疗后(0.631mmol/L,P=0.53)、K+疗前-疗后[(0.15±0.90)mmol/L,P=0.49],三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伏立康唑治疗AIDS合并PSM疗效较确切,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少,可达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前后的舌象特点与变化规律。方法:选择38例即将开始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舌象自动识别分析仪分别对患者HAART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舌象进行识别与分析。采集点分别为0、3、6、12月4个时间点。结果:HAART治疗前及HAART治疗后3月黄白苔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47.4%、50.0%;HAART治疗后6月,黄白苔出现频率下降,为28.9%,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AIKT治疗前后白苔比例分别为39.5%、21.1%、263%,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灰黑苔出现频率最低,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ART治疗后3月、6月出现少苔的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ART治疗前淡红舌(63.2%)、淡白舌(26.3%)、红舌(7.9%)、紫舌(2.6%),暗红舌(0%)。HAART治疗后3月,淡红舌(60.5%)、暗红舌(15.8%)、红舌(10.5%)、淡白舌(7.9%)、紫舌(5.2%),淡白舌减少,暗红舌增多;HAART治疗后6月,淡红舌(60.5%)、暗红舌(28.9%)、红舌(7.9%)、淡白舌(2.6%)、紫舌(0%),淡白舌继续减少,暗红舌进一步增加。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淡白舌及暗红舌治疗后出现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淡红舌、红舌及紫舌治疗后3月、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0例患者纵向追踪12月,HAART后9、12月后有无瘀斑舌的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AAIKT治疗前后患者舌象变化显示了邪毒渐去、正气渐复、瘀血消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AIDS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116例AIDS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病原学和(或)病理学确诊的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肺部单一病原感染18例(15.5%),多重感染98例(84.5%).病原体分布:细菌91例,真菌62例,结核分枝杆菌49例,肺孢子菌29例,巨细胞病毒11例.共分离出细菌95株,以链球菌属(3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及大肠埃希菌(7株)为主,存在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12株.分离出真菌68株,包括假丝酵母菌36株,青霉菌19株,曲霉菌6株,毛霉菌5株及其他2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率5.6%~50.0%,对伊曲康唑耐药率10.5%~60.0%.结论 本组AIDS患者肺部感染常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以细菌与真菌为主,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多替拉韦钠(dolutegravir,DTG)+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二联简化方案在中国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9月1日-2020年1月15日期间接受二联简化方案治疗的初治及经治HIV感染者,前瞻性单中心观察研究分析治疗48周时HIV抑制率、免疫学及生化学指标的情况.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