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辨证为痰浊中阻型的颈性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60例,加味定眩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治疗组口服加味定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20天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TCD的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0天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前,恶性肿瘤疾病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医学界仍未攻克的难题,严重威胁和影响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近20年来肿瘤专业内已达成共识:即以综合治疗为治疗原则,遵行规范化个性化治疗方式。但是对是否结合中医中药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对中医治疗肿瘤的作用医学界乃至社会上还存有疑义。  相似文献   
3.
血滞证与血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佑衡 《中医杂志》2001,42(6):379-380
血瘀证已明确定义为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除外伤原因外,必然有一个血液运行变化即血液运行缓慢或血质变浓变粘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应称为血滞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病变则称为血滞证,它可有症状或无症状表现,它是  相似文献   
4.
<正>我院自2005年4月开始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共治疗感染者和AIDS病人248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临床疗效。中医药对无症状HIV感染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可以保护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少受破坏,延长感染者不发病时间,具有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0例辨证为痰浊中阻型的颈性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60例,加味定眩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治疗组口服加昧定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20天后的复发率.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及TCD的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中来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0天后无一例复发. 结论 化痰祛湿熄风通络法治疗颈性眩晕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