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翼腭联合鼻丘割治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确诊为AR且有手术适应证患者78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症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1/78).治疗前后患者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五黄液”灌洗鼻腔鼻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个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属肺经湿热或胆腑郁热证型)146例(157侧)有效病例,其中实验组73例(80侧),使用院内中药制剂“五黄液”灌洗,总量100ml,术后第4d开始每天1次,1个月后,改为每周1次,共3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73例(77侧)采用生理盐水灌洗,频次与剂量同实验组。门诊随访6个月并行鼻内镜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鼻腔鼻窦内灌洗“五黄液”可提高治愈率,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TGF-β1/Foxp3/RORγt通路探讨清窍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雌性SD大鼠,其中30只构建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0.003 g/100 mL)、清窍胶囊低剂量治疗组(0.36 g/100 mL)、清窍胶囊中剂量治疗组(0.54 g/100 mL)、清窍胶囊高剂量治疗组(0.72 g/100 mL),每组6只,另6只设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相同容积的蒸馏水,1次/天,连续14天。给药结束采血,处死,采样待检。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中耳炎症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白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和胸腺Th17/Treg细胞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叉头盒P3(Forkhead Box P3,FOXP3)、IL-17、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t,RORγt)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RORγT、Foxp3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大鼠黏膜层明显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TGF-β、IL-6、IFN-γ、Th17、Treg细胞、IL-17、RORγT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Foxp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窍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中耳炎炎细胞浸润,明显降低模型大鼠TGF-β、IL-6、IFN-γ、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水平(P<0.05),并明显降低模型大鼠Treg细胞、RORγT水平,明显升高Foxp3表达(P<0.05)。结论 清窍胶囊可有效地调节TGF-β/Foxp3/RORγt信号通路,进而调节Treg和Th17细胞介导的中耳炎的发生及发展,改善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
孙永东  刘强  毛启碧  丁雯  钟伦坤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093-2095,2097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水针疗法治疗慢喉痹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0例临床确诊的慢喉痹患者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25 mg,对照组应用喘可治注射液1 mL行双侧“喉痹”穴加天突穴位水针治疗,每3天1次,连续7次,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41%,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效率为93.58%.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Z=-5.702,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内4种证型疗效比较,对热毒郁积证慢喉痹疗效最好,对照组内4种证型疗效比较,对脾肾虚弱证慢喉痹疗效最好.(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咽干、咽痛灼热、咽壁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咽痒咳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在咽异物感、舌象、脉象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水针疗法能有效治疗慢喉痹,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药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观察疗效。方法:将76例鼻咽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湿敷)及对照组(硫酸镁组),观察2组出现静脉炎例数。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6例(15.8%),对照组24例(65.8%)发生静脉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敷明显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8岁。因“右耳前瘘管反复流脓5年,伴皮肤红肿破溃6个月”,以“右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于2003年7月3日收入我科。患儿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及大小便正常,有长期家族结核病接触史。检查:右侧耳廓上方耳轮脚前瘘管表面黑色结痂。取出结痂后,局部流稀薄黄色脓液,渗血,触之易出血,皮肤破溃,可见肉芽组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73例(91耳)CSOM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每天经导管向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 mg,持续4~7 d后拔出导管。选取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59例(67耳)CSOM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鼓膜切开置管,由通气管口注入地塞米松5 mg,通气管一般需置6~8周后取出或自然脱出。结果治疗组91耳中治愈78耳,好转13耳,无效0耳,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67耳中治愈36耳,好转23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88.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治疗CSOM是一种疗效可靠、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活性氧(ROS)/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多糖对鼻咽癌裸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6只BALB/c裸小鼠于右侧腋下接种CNE-2细胞悬液诱导鼻咽癌成瘤,成瘤后的裸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DDP,5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中剂量组(100 mg/kg)、白花蛇舌草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阴性对照组(NC-siRNA)、si-HIF-1α组、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每组6只,剩余6只裸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按相应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连续14天。测定裸小鼠瘤重及肿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Treg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Foxp3表达[荧光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肿瘤组织HIF-1α、GLUT1、HK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蛇舌草多糖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肿瘤重量,降低Foxp3、HIF-1α、GLUT1、HK2表达,明显缩小瘤体积,降低Treg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凋亡及ROS含量(P<0.01)。与si-HIF-1α组比较,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HIF-1α、GLUT1、HK2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i-HIF-1α+白花蛇舌草多糖组ROS含量明显升高,瘤重及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多糖对鼻咽癌裸小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GLUT1、HK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中部分保留钩突与全切钩突对鼻窦术腔黏膜的转归影响。方法将4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例患者右侧鼻腔为试验组,左侧为对照组,试验组为经鼻内镜部分保留钩突的鼻窦开放术,对照组为经鼻内镜全部切除钩突的经典FESS术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试验组38例(88.4%),对照组36例(83.7%);好转:试验组6例(11.6%),对照组8例(16.3%)。术后2个月门诊鼻内镜检查术腔黏膜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筛窦及或中鼻道黏膜囊泡样水肿分别为3例和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保留钩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开放的术腔在手术后受到气流的直接冲击,减少了气流中夹带的治病物质直接进入鼻窦,减少了术腔黏膜转归阶段发生的新生病变,对鼻腔、鼻窦黏膜的良性转归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鼻内镜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完整消融鼻前庭囊肿.结果 随访6~24个月,40例患者均获治愈,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