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仿生针与毫针针刺同一患者同名穴左右位对比,分别观察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的观察。方法:将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仿生针组和毫针组,分别取内关、足三里、天枢穴,将三组病例分别进行进针疼痛程度的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三组病例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R=0.275,P=0.000,P〈0.01),说明仿生针组产生疼痛的比例低,产生疼痛的程度更轻。结论:毫针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高于仿生针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滋阴消渴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滋阴消渴方,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hPBG、FBG、MDA水平明显降低,ISI、HOMA-β、SO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2hPBG、FBG、MDA水平低于对照组,ISI、HOMA-β、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乏力、多饮多食、五心烦热积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4%(39/44),对照组为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为13.95%(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滋阴消渴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吕奉清  金京国  乔云峰  李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95-4495,4514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不连及延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前臂骨折后骨不连及骨延期愈合的患者,行前臂髓内钉治疗,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随访12~26个月,13例中10例平均6个月骨性愈合,2例初次C型骨折者,随访期内仍未愈合,但交锁钉无松动断裂现象。按Anderson评定标准:优7例,良4例,差2例。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和骨延期愈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是妇科疑难病症。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崩漏51例,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和闭合撬拔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以便于依据骨折实际情况选取更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采用跟骨钛板和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64例(69足)。比较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侵袭性、术后骨折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氏针和钛板治疗跟骨骨折各有其优缺点,若患者经济及跟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钛板内固定术;若条件不允许则选择斯氏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仿生针与毫针针刺同一患者同名穴左右位对比,分别观察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的观察。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仿生针组和毫针组,分别取内关、足三里、天枢穴,将3组病例分别进行进针疼痛程度的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3组病例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仿生针组产生疼痛的比例低,产生疼痛的程度更轻。结论:毫针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高于仿生针进针引起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微波热凝微创技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一种新方法,试图寻找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效果好,费用低,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颅内肿瘤的新技术。方法:我们应用南京启亚微波有限公司研制的EX-300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采用CT定位、骨标导航、电脑调控的微波定向技术进行颅内肿瘤间质内热凝治疗。在局麻清醒状态下行颅内肿瘤间质内植入微波特制电极全方位一次性原位热凝灭活颅内中晚期肿瘤,根据肿瘤直径的大小(2cm~9cm)不同分别给予2450MHZ,30—40—60W发射时间60~360分钟进行热凝灭活。热凝范围设计要超出肿瘤边沿5mm进行热凝原位灭活。结果:本组病例均为中晚期脑瘤或术后复发或因伽玛刀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脑瘤患者共30例,进行全方位热凝一次灭活肿瘤,通过颅内微波治疗后,分别于术后7、30、60、90、180天进行CT扫描观察,结果发现术后30~60天肿瘤开始缩小,90天明显缩小,其中10例患者肿瘤缩小50%以上,占33.3%;16例患者肿瘤缩小25%~50%,占53.3%。2例肿瘤大小无变化,2例并发瘤卒中和丘脑损伤而恶化,占13.4%,其中术后死亡1例。结论:颅内瘤内间质微波全方位一次性原位热凝灭活技术治疗脑瘤实践证明,损伤小,效果好,费用低,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颅内深部脑干旁肿瘤或术后复发的脑瘤,不论肿瘤大小均可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因此我们认为全方位一性微波热凝灭活颅内实质性肿瘤是目前治疗颅内脑瘤比较理想的一种新方法,此法不同于目前术中应用微波热凝止血或术中热凝便于分块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微波热凝微创技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一种新方法,试图寻找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效果好,费用低,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颅内肿瘤的新技术.方法我们应用南京启亚微波有限公司研制的EX-300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采用CT定位、骨标导航、电脑调控的微波定向技术进行颅内肿瘤间质内热凝治疗.在局麻清醒状态下行颅内肿瘤间质内植入微波特制电极全方位一次性原位热凝灭活颅内中晚期肿瘤,根据肿瘤直径的大小(2 cm~9 cm)不同分别给予2450 MHZ,30-40-60 W发射时间60~360分钟进行热凝灭活.热凝范围设计要超出肿瘤边沿5 mm进行热凝原位灭活.结果本组病例均为中晚期脑瘤或术后复发或因伽玛刀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脑瘤患者共30例,进行全方位热凝一次灭活肿瘤,通过颅内微波治疗后,分别于术后7、30、60、90、180天进行CT扫描观察,结果发现术后30~60天肿瘤开始缩小,90天明显缩小,其中10例患者肿瘤缩小50%以上,占33.3%;16例患者肿瘤缩小25%~50%,占53.3%.2例肿瘤大小无变化,2例并发瘤卒中和丘脑损伤而恶化,占13.4%,其中术后死亡1例.结论颅内瘤内间质微波全方位一次性原位热凝灭活技术治疗脑瘤实践证明,损伤小,效果好,费用低,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颅内深部脑干旁肿瘤或术后复发的脑瘤,不论肿瘤大小均可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因此我们认为全方位一性微波热凝灭活颅内实质性肿瘤是目前治疗颅内脑瘤比较理想的一种新方法,此法不同于目前术中应用微波热凝止血或术中热凝便于分块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