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志生  黄甡 《中医研究》2009,22(10):56-57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的痛苦。现代医学对该病病机尚不清楚,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而中医根据辨证论治该病,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以记忆、认知、语言、视觉功能及人格等方面缺损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1].呆者,痴也、癫也、不慧也、不明事理之谓也,临床以神情呆傻愚笨、行为异常、言词颠倒为主要表现.笔者认为,该病病机以肾精亏虚、脑髓渐空为本,痰瘀互阻、羁而成积为标,实邪瘀滞,浊毒侵脑,导致窍闭;治以培元固本、祛浊解毒为法,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郭志生 《中医研究》2009,22(5):53-54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是治疗中风病的方剂之一,由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生石膏、赤石脂、白石脂、紫英石组成。后世因其组方庞杂,石类药物过多,对该方多舍而不用。笔者认为该方虽貌似杂乱,实为精巧,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遂总结个人运用该方的临证治验三则,以希引起同道重视,从而进一步研究、挖掘,发挥此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志生  孙彬  赵润杨 《新中医》2013,45(12):60-63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肺肾两虚证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益肾丸进行治疗。疗程为3月,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前后BODE指数,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记录随访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3%,对照组64.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于呼气容积(FEV1)、FEV./FVC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则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指数(BMI)、6min步行距离(6MWD)、BODE,观察组BMI、FEV1、MMRC、6MWD和BOD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FEV,、MMRC和6MWD、BOD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益肾丸能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增强患者活力,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方,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最大呼气量和第1秒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加用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与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郭志生  张华 《中医学报》2021,36(4):793-79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精癃"范畴,主要是由肾气亏虚、肺失宣降而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结于水道所致。临证之际,应审证候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活用攻补大法;重视肾脏之本;强调活血化瘀之法。中气不足、肾阳亏损、肾阴亏虚多属虚证,多责之于脾、肾。肾阳亏损证,治当温阳化气利尿,多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证,治当滋阴利尿,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气不足证,治当益气利尿,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多属实证,多责之于肺、肝、膀胱。肺热壅盛证,治当宣肺泻热、通调水道,多选用枇杷开肺汤、黄芩清肺饮、加减麻杏石甘汤等治疗;气滞血瘀证,治当行气活血利尿,多选用沉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水,多选用八正散治疗。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的总称,是在智能获得充分发展后,因中风造成智能退化的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并有性格、情感、记忆障碍以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呈现出阶梯性恶化和波动性病程。目前国内外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及疗法,自2006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对55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血管性痴呆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针0.2g,1次/d;2组疗程均为28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8.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载脂蛋白B(Apo B)含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1临床疗效,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脑的衰老过程,尤其对轻中度痴呆疗效显著,在提高HDS积分、改善血脂方面有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白虎汤治疗高热验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志生 《河南中医》2009,29(11):1058-1059
采用《伤寒论》白虎汤加减治疗高热诸症,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