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治疗面瘫的古医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是临床的常见多发病证,本文运用计算机对自《黄帝内经》起至清代末年为止的62本针灸古籍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的特点是,以取头面病变部位的腧穴为主,选配远道阳经腕踝以下的腧穴为辅,若针刺与艾灸结合运用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郭尧杰 《四川中医》1998,16(12):8-9
腰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腰痛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其中《素问·刺腰痛论》对腰痛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不仅认为腰痛与十二经脉、奇经八味变化有关,且对腰痛与“杂脉”变化的关系作了阐明。根据商氏《经络图解》(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所述,杂脉概指经络系统中那些具有特定名称、定位和主病,或者具有循行线路、所属脏器且有临床病候和治疗意义的络脉。这些杂脉迄今未被归入经络系统。其中与腰痛相关的杂脉有“散脉’”、“会阴脉”、“衡脉”、“解脉”、“昌阳脉’”\“飞阳脉”、“肉里脉”、“同阴脉”等八条络脉。本文就…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根据《甲乙》、《千金》、《千翼》、《外台》、《铜人图经》、《大成》和《铜人针灸经》等著作,对《太平圣惠方》中的经穴主治进行校勘,例举了其中21处错误。分析文字的误讹、脱漏、衍入、错简等情况,并提出了更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面瘫的古代针灸疗法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尧杰  顾杰 《中国针灸》1999,19(4):245-247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症是由于风寒外邪入侵面部,或由于内热亢盛筋脉不收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分为两类,其中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孔内组织发生炎症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而中枢性面瘫则是由于脑部的炎症、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所...  相似文献   
6.
艾灸中脘对小鼠S—180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尧杰  陈汉平 《四川中医》1996,14(11):18-19
  相似文献   
7.
腰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根据蔺氏的“杂脉”理论,对该理论在腰痛辩证治疗中的作步探讨,为腰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辩证选穴分型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尧杰 《现代中医药》1993,(1):26-26,33
  相似文献   
9.
将C56BL小鼠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和对照组接种S—180瘤株,艾灸组用小艾炷直接灸“中脘”穴。结果发现艾灸能抑制小鼠瘤体增大,使荷瘤小鼠免疫指标、CAMP:cGMP比值明显提高,并发现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中枢儿茶酚胺神经元的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
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药物.因此,研究治疗肝炎的方法和药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应用中草药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现就近年来中草药治疗肝炎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