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中医脏腑学说及"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对肝硬化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中医学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近年来关于能量代谢、免疫调控和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结合视角论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科学依据,以期为该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提供西医学研究证据,通过免疫调控、能量代谢、肠道菌群等作用机制,制定不同病理阶段的精准治疗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的"治未病"优势,促进中医学与西医学在肝硬化防治策略上的理论融合与发展,为科研和临床更深入地相互转化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系统药理学、分子对接系列研究方法,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专利复方进行用药规律挖掘,进而预测不同功效中药治疗CAG的潜在作用靶标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系统提取干预CAG的中药复方,综合文献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UniProt数据库获取重点功效药物有效成分与靶点;基于GeneCards、DisGeNet、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MalaCard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Reactome数据库获取CAG潜在靶点与通路,通过R Studio 4.1.2实现基因本体论(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基于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 4.2.6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对接验证。结果:提取治疗CAG复方228个,分析用药规律,药性多温、寒,药味多苦、甘,归经多脾、胃、肝;补气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补血药为重点功效药物。对比不同功效药物对应靶点与CAG靶点,发现中药...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炎症性肠病,黄连和牛黄作为清热解毒类中药,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该实验使用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和牛黄的主要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通过模拟共煎煮过程得到熊去氧胆酸-小檗碱超分子,以提高两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技术进行形貌表征,发现超分子为类四面体型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80 nm;并结合紫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阐述,结果表明该超分子的形成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静电引力作用和疏水作用,此外超分子还存在缓释效果和pH敏感性。采用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现超分子能有效改善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下降和结肠缩短(P<0.001);使疾病活动指数降低(P<0.01),并且超分子组与机械混合物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P<0.05);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发现超分子能使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