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是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尤其是对低蛋白血症,临床治疗更为棘手。笔者近几年用加味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诊断分型标准均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治疗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1~47岁。入院病程平均53天,全病程318夭。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16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例,肝硬化2例。对照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35岁。入院病程平均65天,全病程306天。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院1995年1月~12月收治的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原学分型、临床诊断、住院天数及转归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并以同期住院的男性病例作为对照组,其诊断分型标准均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女性302例,男性947例。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五苓散和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只、肝纤维化模型组(H)20只、川芎嗪治疗组(TM P)2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它两组均给予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0.3m l/100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6周。川芎嗪组于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后给予盐酸川芎嗪(TM P)60m g/kg经口灌胃,1次/d,连续治疗60天;其余两组同时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60天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川芎嗪治疗组TGF-β1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TM P能明显抑制肝组织中TGF-β1水平的表达,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呈高表达,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在肝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中药方剂,对照组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一样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水平。结论自拟中药方剂具有保护肝组织、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凯西莱联合护肝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4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64例患者均为2000年10月-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诊断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1]。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1~74岁,平均(44·6±6·4)岁。34例患者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23例(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3例);合并慢性丙型肝炎5例(轻度4例,中度1例);合并Ⅱ型糖尿病者4例,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2000年1月至7月用苦参碱治疗黄疸型肝炎56例,并与同期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只、肝纤维化模型组(H)20R、川芎嗪治疗组(TMP)2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它两组均给予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0.3ml/100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6周。川芎嗪组于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后给予盐酸川芎嗪(TMP)60mg/kg经口灌胃,1次/d,连续治疗60天;其余两组同时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60天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各组光镜下肝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肝组织中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Ⅰ)表达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川芎嗪治疗组CoⅠ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TMP能明显抑制肝组织中CoⅠ水平的表达,CoⅠ在川芎嗪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CoⅠ在川芎嗪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CoⅠ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呈高表达,CoⅠ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采源 56例有输血史者均于1994年6~10月间确诊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病例在输血前均未感染丙肝(抗-HCV及HCV RNA均阴性),年龄17~67岁,男51人,女5人。其中31例其供血源抗-HCV筛查合格;另外25例其供血源则未经筛查(血源均来自武汉中心血站)。诊断标准按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执行。 1.2 试剂与方法 ①HCV 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②抗-HCV、抗-HAVIgM、HBV-M、HDAg和抗-HDV、抗-HEV均采用ELISA法;③CMV、EBV均采用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结构影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45只大鼠肝纤维化组织标本(包括20只川芎嗪组和20只对照组)以及正常组5只。结果:川芎嗪组小鼠组织学结构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川芎嗪具有抗肝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