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紫堇属植物分布广泛,且多种作为药用,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菌、保肝等药理活性,深入研究后可开发为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2.
紫堇属植物分布广泛,且多种作为药用,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菌、保肝等药理活性,深入研究后可开发为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佝偻病属中医学“疳积”范畴。为了确切地了解农村3yr以下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现状,1998-04我们对798名婴幼儿进行了血液碱性磷酸酶和临床表现的双盲对照调查,对检出的78例佝偻病患儿全部采用龙牡壮骨冲剂加胆维丁乳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连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艳芳  王新胜  袁永亮  白素平  郑建芳 《中草药》2013,44(15):2052-2054
目的 研究连翘Forsythia suspense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连翘80%乙醇提取后水沉部位分离得到1 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齐墩果酸(1)、异降香萜烯醇乙酸酯(2)、β-香树脂醇乙酸酯(3)、长管大青素A(4)、甲基-β-D-吡喃葡萄糖(5)、商陆种酸(6)、积雪草酸(7)、连翘苷(8)、齐墩果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结论 化合物1、4~7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早期复极化是心电图中比较常见的综合征之一,其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清楚。最近杨菊贤教授的研究指出,早期复极化属心身性疾病。我们对194例主诉胸憋闷不适,呼吸不畅,脚痛的神经症患,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共检出心电图早期复极化49例,约占31%。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测定首乌不同炮制品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1.76-8.80μg范围内呈线性,回收率为97.96%,RSD为2.13%。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为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源性心脏病患病率高,病程长,多并发呼吸衰竭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苦地丁生物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苦地丁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苦地丁中分离并鉴定出16种生物碱,分别为:紫堇灵、coryincine、二氢血根碱、( )-13-表紫堇灵、四氢紫堇萨明、四氢黄连碱、6,7-methylenedioxy-2-(6-acetyl-2,3-methylenedioxybenzyl)-1(2H)-isoquinolinone、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普托品、紫堇萨明、去氢碎叶紫堇碱、黄连碱、氧化血根碱、去甲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s、pallidamine。结论: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为首次从紫堇属植物中分得;coryincine、紫堇萨明、去氢碎叶紫堇碱、黄连碱、氧化血根碱、去甲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s、pallidamine为首次从苦地丁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65例特发性水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小剂量氯酯醛加维生素B1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苯喋啶加谷维素治疗。治疗结果基本治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经随访观察本疗法无任何不良反应。作者认为小剂量氯酯醛加维生素B1是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一种疗效满意且无副反应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据研究,面神经炎通常认为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不同程度的变性。蝶腭神经节与面神经、三叉神经、植物神经系及垂体有密切联系。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封闭或刺激蝶腭神经节可治疗由植物神经系引起的多种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性疾病。我们应用茎乳突沟面神经干区及蝶腭神经节注射地塞米松、654—2、VitB_(12)治疗确诊的急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59例,治疗观察结果:痊愈53例,约占89.8%(53/59);有效5例,约占8.5%(5/59);无效1例,约占1.7%(1/59)。平均疗程20.6天。约89.8%的病例于治疗开始后2~3天即开始恢复。与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