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以足三里等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辅以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以常用西药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针刺组总有效率93.8%,显效率为63.3%,药物组分别为82.3%和43.1%,针刺组治疗非特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于药物组(P<0.05);治疗动力障碍型者,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疗效均较突出.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肿瘤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人们正在研究攻克的难题。目前肿瘤的治疗仍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近来,人们除继续研究这些治疗方法外,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探索,包括肿瘤的针灸治疗。现将有关针灸治疗肿瘤的文献资料进行归述。临床应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良性肿瘤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恶性肿瘤也可取得某些疗效。陈氏报道了在127例肿瘤患者中,随机选用34例作治疗组,采用针刺及穴位注射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不用化疗及放疗,另一组加用放疗或化疗作为对照,结果34例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7.84月,而对照组的平均生存期则为…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与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嘉岗  卢林耿  段艳霞 《中医杂志》2000,41(8):490-491,493
通过电子胃镜技术,着重观察分析慢性胃炎与男粘膜微观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⑴GLM分析和DUNCAN法两两比较,脾胃虚弱型年龄明显大于腺胃湿热型(P〈0.05),后者又明显小于胃络瘀血型(P〈0.05)。提示慢性胃炎微观辨证分型与年龄增长有明显相关性。⑵对应分析及散点图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微观辨证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与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或胃阴不足型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方法整理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穴位疗法对上消化道的作用机理,对各类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穴位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主要有以下作用,其一,通过调节神经及胃肠道电活动缓解焦虑情绪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药物麻醉苏醒时间。结论穴位疗法作为一种安全的中医特色疗法,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但目前开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仍然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FRCP)技术及由其发展起来的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使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对体质较差,合并症较多,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老年患者,效果尤为明显,特别适合胰胆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在2003年对13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下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健脾类中药为基础的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提高进展期胃癌的3年生存率。目的:通过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复方胃肠安制剂的稳定性;采用胃小囊法,予45只雄性BALB/c-nu/nu裸小鼠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模型,造模第28天,选出扪及胃部肿块直径为3mm左右的裸小鼠共43只,随机分为胃肠安组(14只)、5-氟尿嘧啶(5-FU)组(14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胃肠安组原位瘤抑制率为40.8%,肝转移率(7.7%)和总转移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和71.4%)(P<0.05);胃肠安组原位移植瘤PCNA阳性率和总阳性率(51.0%±11.4%和60.4%±13.3%)显著低于对照组(61.6%±11.6%和74.4%±7.9%)(P=0.0287和P=0.0029);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17.3%±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0%)(P=0.0010)。结论:复方胃肠安可抑制人胃癌细胞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可抑制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瘤的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7.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窥镜室武和平,郑嘉岗(200032)关键词:舌苔,胃镜近年来关于舌诊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但是对胃内粘膜病变与舌苔变化的关联性研究还较为鲜见。本室在1993年对在本室检查胃镜的病人进行了舌苔变化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气消滞散促进胆管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双气消滞散(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后3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并使其发生继发性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实验性治疗,连续7周后,分别对引起实验性豚鼠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的胆囊组织调宁蛋白(Cap)表达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能有效促进胆囊动力(与模型组比较P<0.01),并且其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模型组动物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虽均高于正常组(分别P<0.01、<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其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中药、西药2组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消滞散能显著促进胆囊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胆囊平滑肌组织Cap水平,提高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慢性胃炎通常是在常规白光内镜下对其进行诊断并结合组织病理学进行评估。但是由于常规白光内镜观察者主观性差异较大,与病理一致性较低等原因,使得常规白光内镜在诊断及评估慢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有限。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 ,NBI)通过滤光器将宽带光波过滤为特定波长的窄带光波(415 nm及540 nm ),窄带光波根据其穿透胃肠道粘膜深度的不同,可以显示粘膜不同层次的血管网[1]。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magnifying 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 ,NBI‐M E)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粘膜的微血管及腺窝结构,使其更有利于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及评估。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择以足三里为主等穴位 ,用平补平泻手法 ,辅以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并以常用西药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与结论 针刺组总有效率 93.75 % ,显效率为 6 3.3% ,药物组分别为 82 .2 6 %和 4 3.14 % ,两组有明显差异 (P<0 .0 5 )。针刺组治疗非特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于药物组 (P<0 .0 5 ) ;治疗动力障碍型者 ,两者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疗效均较突出。针刺组治疗后的第 1星期显效率为 32 .81%、有效率 2 1.87% ,明显优于药物组的 14 .5 2 %和 12 .90 % (P<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