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远端的一类比较难以处理的骨折.开放性Pilon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及缺损,伤情复杂,临床处理较棘手,易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骨外露、骨不连、骨缺损等并发症.我科自2005年10月-2010年10 月,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开放性Pilon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闭合复位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7-10月采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子间转子骨折45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入院后行患肢持续牵引复位,内科疾病经治疗稳定后再行手术,所有病例术中行下肢骨折整复外固定后小切口置入DHS内固定系统,术后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逐步负重行走。结果随访43例,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2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均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4%,术后髋外翻2例,髋内翻1例,息肢外旋畸形1例,患肢深静脉栓塞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闭合复位DHS小切口内固定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符合生物接骨术的原则与要求,是一种较简便行之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接骨技术(MIPO)结合A0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Less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ISS治疗1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男11例,女6例;年龄27~73岁,平均48岁;其中股骨远端骨折9例9处,根据AO分型:A_1型1例,A_2型2例,A_3型1例,C_1型3例,C_2型2例;胫骨近端骨折8例8处,根据A0分型:A_2型1例,A_3型3例,C_2型3例,C_3型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根据改良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4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88.23%;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9%,2例出现钢板刺激症状;1例出现术后骨折对位不良,股骨远端后倾10°;1例出现腓浅神经损伤;1例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困难。结论 LISS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有效可靠的方法,体现了微创原则,使用过程中需了解LISS的固定原理及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接骨技术(MIPO)结合A0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ISS治疗1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男11例,女6例;年龄27~73岁,平均48岁;其中股骨远端骨折9例9处,根据AO分型:A1型1例,A2型2例,A3型1例,C1型3例,C2型2例;胫骨近端骨折8例8处,根据A0分型:A2型1例,A3型3例,C2型3例,C3型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根据改良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4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88.23%;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9%,2例出现钢板刺激症状;1例出现术后骨折对位不良,股骨远端后倾10°;1例出现腓浅神经损伤;1例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困难.结论 LISS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有效可靠的方法,体现了微创原则,使用过程中需了解LISS的固定原理及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有限切开撬拔复位空心钉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按Schmzker分类: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7例,Ⅴ型4例,Ⅵ型3例,入院后Ⅰ~Ⅲ型患者行石膏托外固定,Ⅳ~Ⅵ型行患肢跟骨牵引,所有病例均行有限切开,在X线监控下行撬拨复位后空心钉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1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平均20个月,参照Sanders评分标准,优12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内固定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确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肘部骨折中最多见,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4~13岁,平均6.2岁。左侧28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伸直型13例,伸直桡偏型9例,伸直尺偏型12例;屈曲型5例,屈曲桡偏型3例,屈曲尺偏型4例,均未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48小时。均为经1~2次手法整复,复位效果不满意而改行手术治疗者,其中急诊手术38例,于入院后7天内手术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52处掌指骨骨折,采用国产微型铜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防3~12个月,无感染,无形愈合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微型铜板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但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后脱位伴髋白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髋部损伤。我院骨科用国产可吸收螺丝钉代替金属螺丝钉行髋臼后壁骨折的内固定,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自2002年以来,对有较完整资料的21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研究其CT征象和手术病理所见,分析病变对邻近脏器侵犯的特征及淋巴转移的显示情况.结果:CT分期与手术对照总符合率达89.02%.结论: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及术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