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能反映中药饮片内在质量的质量指标,以此质量指标建立的质控指标要达到国际标准化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并能准确地反应饮片疗效。方法:依据中药炮制原理、药代动力学结论和我国几十年应用化学成分控制中药质量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选定中药饮片质量成分指标的原则。结果:通过对中药饮片质量指标的讨论得出,中药经炮制后,药效增加,毒性减少,而与之对应的化学成分也有增减。这种增减正是中药的药效增加,毒性减少的物质基础。结论:选定的质量指标必须是该中药饮片的主要疗效成分,同时它又符合中药炮制原理,并能用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对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药用空心胶囊中绝大数为动物明胶空心硬胶囊。由于明胶的原料来源复杂、质量难控,这决定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性能及安全方面的缺陷。全球动物疫情频繁爆发、胶囊铬超标事件,使明胶空心胶囊面对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因此,寻求质量更为可控的胶囊显得很有必要性,笔者综述了植物空心胶囊研究进展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草皂苷分级泡沫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艳桃  韩丽  张艳艳  王虎山  马鸿雁  杨明  邹文铨 《中成药》2006,28(11):1571-1574
目的:优选分级泡沫分离甘草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正交法分别设计两级泡沫分离工艺,HPLC法测定原液、泡沫液和残留液中甘草酸含量。结果:一级泡沫分离甘草皂苷的最佳工艺为:原液甘草酸浓度为0.45 mg/mL,pH=9,气速为1 000 mL/min,液速为12 mL/min,温度为室温;二级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pH=3,气速为600 mL/min,液速为12 mL/min,温度为室温。结论:采用该法能提高产品中甘草皂苷的纯度,同时,三次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苦豆子中生物碱减压动态提取工艺。方法:以苦豆子总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的影响,结合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苦豆子生物碱减压提取工艺,并与较为常用的常压回流法、煎煮法提取效果相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在温度为60℃条件下动态沸腾减压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化的苦豆子生物碱减压提取工艺中总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均优于常压回流法和煎煮法,且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定堃  林俊芝  韩丽  王莹  杨明  郭治平  邹文铨 《中草药》2013,44(24):3457-3464
目的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制备并表征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方法 以粒径为评价指标,研究壳粒子的制备时间;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复合粒子的复合时间。分别制备青黛细粉、白矾细粉、青黛-白矾细粉混合物及青黛-白矾复合粒子,从粒径分布、粉末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方面对比研究4种粉末的差异,以表征复合粒子的核壳结构。结果 壳粒子在振动磨中粉碎17 min后加入核粒子,两者一起复合5 min,复合粒子的表面润湿性与壳粒子无显著差异。4种粉末在粒径分布、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复合粒子的众位粒径d0.9为32.818 μm,远小于混合物,其颜色、表面元素分布与壳粒子高度类似,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存在众多小颗粒包覆在大颗粒表面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谱中核粒子大部分的特征峰消失或强度减弱。结论 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其表面性质与壳粒子类似,与核粒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郭志烨  韩丽  杨明  刘李梅  何婧  邹文铨 《中成药》2014,(11):2280-2285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对照品溶液和制何首乌水提液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不稳定的现象。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紫外光照时间以及温度对两种来源的二苯乙烯苷质量浓度的影响和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在紫外光照条件下二苯乙烯苷的吸光度逐渐下降,其最大吸收波长由320 nm紫移到285 nm。在避光加热条件下二苯乙烯苷水解为苷元,其质量浓度变化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对照品溶液、制何首乌水提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54.5和54.8 kJ/mol,在25℃条件下的t0.9分别为108 h和162 h,反应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仍为320 nm。结论在光和热影响下二苯乙烯苷在制何首乌水提液中比在水溶液中更稳定。但在含制何首乌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避光,温度保持在60℃及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中药复方制剂肤立乐颗粒水提部分的提取、浓缩、干燥等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以及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并结合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出肤立乐颗粒的水提工艺。以芍药苷、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常用的浓缩方法进行比较,优选出肤立乐颗粒的浓缩工艺。对减压干燥后的中间体中芍药苷、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判断干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最佳浓缩工艺为常压浓缩;最佳干燥工艺为减压干燥(温度60℃,真空度0.08~0.09MPa)。结论:优选出的肤立乐颗粒的水提、浓缩、干燥等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8.
白芍和赤芍同属于芍药属两味中药,二者的用药部位相同,化学成分相似,但在药典检测项下重金属检测存在较大的异同。比较及探索两味中药重金属检测的差异,可为其他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思路。本文从两味药材的生长环境、炮制加工方面及各国的药典标准等方面的考察,进一步探究两味大宗中药材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因素,为白芍和赤芍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青黛分散片.方法:通过实验筛选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并测定分散片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溶出度.结果:确定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混悬剂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分散片处方.结论:研制的青黛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泡沫浮选法用于青黛分离的间歇式操作工艺。方法:以靛蓝回收率、纯度比为评价指标,对气流速度、进料浓度、pH、进料体积等操作参数进行单因素考察,研究其对泡沫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在112L/h~256L/h范围的变气速操作,浓度为0.4g/mL的粗靛浆液,不调pH值,进料体积为1000mL时,以靛蓝计纯度比为2.3左右,泡沫中靛蓝回收率达到90%左右。结论:泡沫浮选技术应用于青黛分离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