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认识高职高专开发<中医美容技术>校本课程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经过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中医美容技术>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膈下逐瘀汤低剂量组、膈下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60?l4)、普通饮食及乙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1.3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10倍),每日1次灌胃;高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2.6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对照组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混悬液灌胃,用药剂量1.2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容积均为1 mL/只,每日1次,连续灌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纠正"低凝高聚"这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进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杜金双  邵江秀 《河北中医》2007,29(7):606-606
中医学治疗热证有不同方法,因热有虚实、部位、程度、层次的不同,体现中医治疗思想的简约与灵动。现将中医治疗热证5法介绍如下。1扬汤止沸法为使锅中沸水尽快平静下来,且不至于使之熬干,于是不断地向锅中添冷水,此法为扬汤止沸法。在阴虚不能制阳之虚热时,单纯苦寒直折清热,不但阴虚得不到改善,更致阳气亦虚,虽可使阴阳相对平衡,但却是阴阳俱虚,若能“骤补真阴”,以“承制相火”,即“扬汤止沸”,则不失为佳法。因为真阴充裕,龙雷之火自能潜藏,治以滋阴为主,辅以泻火,不仅阴虚得补,且可减少寒凉对阳气的损伤,从而使阴阳在较高水平达到平衡。如六味地黄丸之证,治宜重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脾、肝之阴,少佐泽泻、牡丹皮以泻相火,此乃“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代表方剂。若阴虚火旺较甚,则滋阴和清热的力度可加强,如大补阴丸之证,治宜重用熟地黄、龟版、猪脊髓以滋阴填精,再加清热泻火力度较强的知母、黄柏,则亢旺之虚热迅速平复。2釜底抽薪法锅下柴多火旺,锅中的开水喧嚣沸腾,随时都有熬干的可能,此时当迅速抽去柴薪使火减热退,此法为釜底抽薪。如实热在下的阳明腑实证,肠道热结是热源,“清”是无法祛热的,峻“下”才能速祛热源。如大承气汤证,阳热炽盛燔...  相似文献   
4.
从认识高职高专开发〈中医美容技术〉校本课程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经过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中医美容技术〉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