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114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干预,特别是对急性中毒占比例较大的自杀性中毒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院前和院内口服急性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发病率.方法 ①自杀是急性口服中毒的主要原因;走进社区,普及心理卫生工作,开展家庭随访,通过民事调解、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措施,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对自杀人群进行预防干预;②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农药、药品、毒品的管理;尤其是农忙(春、夏季节);③误服毒物是儿童急性口服中毒的主要原因,家长、学校、社会、幼儿园应加强防范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工作;④加强急性中毒自救知识的培训,推行家庭自救;为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创造条件,提高生存率;⑤重视精神患者的监护,实施关爱.结果 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114例急性口服药物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与其相比有如下结果和特点:①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比前一年明显减少,减少率为50.87%;②急性口服药物中毒中,自杀者占多数;③农村患者占多数,女性占多数;④儿童误服药物中毒亦要以其高度重视.结论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毒物种类不同,所采取的护理干预也不同.①在社区、农村地区、在工作场所、在学校、在家庭等不同区域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讲解医学常识及心理减压方式,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帮助高危人群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心胸放宽,积极向上,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在农忙季节加强高危人群的教育,减少家庭纠纷的发生,减少发病的诱因;②对于未成年及儿童,特别要加强在学校、在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教育,避免让其接触到毒品、农药及药品,以防中毒;③加强急性中毒自救知识的培训,推行家庭自救,为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创造条件,提高生存率;④重视对口服药物中毒的预防和精神患者的监护,实施关爱对于中毒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80例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04年1月本院肝胆科门诊就诊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随机分为肝脂乐治疗组60例,东宝肝泰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8岁,平均(47.90±9.10)岁,其中轻度脂肪肝28例,中度脂肪肝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6岁,平均(46.0±10.20)岁,其中轻度脂肪肝10例,中度脂肪肝1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家族聚集性HBV感染患者基因型特征与病毒载量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临床确诊家族聚集性的慢性HBV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5例和轻型CHB患者65例。分别进行HBV基因分型、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显示:B型7例,HBV DNA主要为低载量(57.14%),病理损害程度较轻。BC混合型11例,HBV DNA以低、中载量为主(45.45%、36.36%),病理损害多为轻至中度≤G2 10例(90.91%),≤S2 9例(81.82%)。C型82例,其中ASC 29例,HBV DNA以高载量为主(72.41%),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CHB 53例,HBV DNA主要为中、高载量(39.62%,49.06%),病理损害≥G2者38例(71.70%),≥S2者25例(47.17%)。结论天津地区家族聚集性ASC和CHB以基因C型为主、病毒载量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严重,为乙型肝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家族聚集性ASC不仅存在HBV病毒高载量,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损伤,临床可视肝组织病理结果酌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ASC和CHB患者治疗前的常规检测手段,为规范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施伯安  邵凤珍  陶森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13-815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方法实验室指标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超声检查。临床指标Child-Pugh分级。结果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为OV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为无创性检查,能为肝硬化食管癌静脉曲张患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抗线粒体抗体(AMAs)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血清学标志。当在慢性肝炎中检测到AMAs时,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积分系统却呈负面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AIH患者血清中检出AMAs是否具有临床或病理学意义。观察对象来自单中心,且均有AIH临床病理学诊断。只有达到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制定的可能或明确AIH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详细观察通过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到持续AMA阳性的患者。126例具有典型AIH特征(治疗前AIH得分〉10)的患者中15例血清中检测到AMAs,均无任何PBC的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无水乙醇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48例,无水乙醇注射量按回归方程Y=2.885X(当肿瘤直径≤5 cm时),Y=1.805X(当肿瘤直径>5 cm时)计算(X为肿瘤最大直径,单位为cm;Y为注射乙醇量,单位为mL),每周注射1~2次,≤5 cm的肿瘤结节4~6次为1疗程,>5 cm肿瘤结节以6~10次为1疗程.中药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肝胆湿热和正虚瘀结4型,分别治以舒肝健脾、活血化瘀、解毒化湿利胆、滋阴清热.病例随访12~36个月.结果 无水乙醇量化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后肿瘤平均直径从4.4 cm降为3.2 cm.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7%、56.5%、33.6%,中位数生存期为21.2个月.48例HCC先后进行571次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除短期内出现疼痛、低烧、轻度黄疸等,均无大出血和严重心、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水乙醇量化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肝硬化肝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区戊型肝炎血清学及临床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凤珍  藏隽 《天津医药》1997,25(4):216-218
对192例戊型肝炎(HE)住院患者血清学,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地区HE流行,发病特点,1,HE占病毒性肝炎20%,中年男性居多。2.肠道内感中78.6%;5便有近期输血史(2.6%),提出HE存在血源传播的可能。3.临床表现类似甲型上炎(HA),但不少方面有别于HA;HE只表现转氨酶(ALT)及胆红素(Bil)升高,未发现有慢性过程;重叠感染,ALT及Bil均低于单纯HE(P〈0.01),提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BsAg沉积的膜增殖性肾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8岁,因全身乏力2个月、双下肢水肿2天,于2005年2月2013入院。既往发现HBsAg(+)约20年,其母死于肝癌,其弟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癌。体检阳性发现:肝掌,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住院期间理化检查情况如下:肝功能TP43.0g/L,Alb21.6g/L,ALT49.0U/L,AST49.0U/L,余正常;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血HBV—M:HBsAg(+)、HBeAb(+)、HB-cab(+)、HBcAb—IgM(+);尿常规:隐血+3,蛋白质+2,镜检红细胞310个/μl,  相似文献   
10.
124例小儿肝炎血清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凤珍 《天津医药》1993,21(4):239-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