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家族史、肥胖及自我管理行为对中国基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控制达标的作用。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五家糖尿病专科连锁医院连续就诊且资料存储于院内糖尿病共同照护信息系统的门诊或住院T2D患者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HbA1c是否达标(HbA1c<7.0%)两组的一般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HbA1c未达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8 506例患者, HbA1c达标率27.75 %,有家族史者2 860例(33.62 %),肥胖者1 541例(18.12 %)。HbA1c是否达标,两组在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学历、饮食依从性、运动、遵嘱监测血糖、遵嘱用药及治疗方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1.226,95%CI:1.042~1.441)和病程长(OR=1.019,95%CI:1.009~1.028)增加了HbA1c不达标的风险,单纯口服药治疗(OR=0.388,95%CI:0.345~0.436)、遵嘱用药(OR=0.805,95%CI:0.699~0.928)、规律运动(OR=0.886,95%CI:0.786~1.000)降低了HbA1c不达标的风险。 结论 本研究提示中国基层T2D患者HbA1c达标率低,治疗方案、遵嘱用药、规律运动及肥胖是HbA1c达标的相关因素。在临床糖尿病管理中需特别关注胰岛素治疗患者及肥胖患者,并关注患者在遵嘱用药及规律运动方面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凋亡及形态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法检测Bel-7402细胞存活分数,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结果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单纯放疗组、单纯药物组相比,联合放疗组Bel-7402凋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多。从凋亡细胞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药物主要引起中、晚期Bel-7402细胞凋亡和坏死,对早期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与单纯放疗组相比,联合放疗组正常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与单纯放疗组相比,联合放疗组细胞存活曲线显示细胞存活分数明显降低,表明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对肝癌细胞Bel-7402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结论中华猕猴桃根提取物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对Bel-7402细胞产生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阻滞肿瘤细胞在G_1/M期,从而引起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呼吸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65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65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采集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所有患者呼吸指标(包括肺动态顺应性、气道阻力、气道平均压、响应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不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呼吸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92.31%分离自呼吸道痰液标本,7.69%分离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49.23%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27.69%为革兰阳性菌18株,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3.08%为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氯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5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化纤胶囊水煎剂对脓毒症患者AT-Ⅲ的影响。方法:将纳入实验标准的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的脓毒症患者按照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的脓毒症患者按照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化纤胶囊水煎剂一起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两组脓毒症患者AT-Ⅲ、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AT-Ⅲ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患者住ICU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可明显升高脓毒症患者的AT-Ⅲ水平,缩短脓毒症患者的住ICU时间,提高脓毒症患者的28 d生存率,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下放疗对宫颈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SEER数据库搜索1973—2016年宫颈癌患者数据并筛选出有效数据10 920例,对其病历资料(10 748例接受放疗,172例未接受放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列线图评估多指标联合预测疾病进展的价值。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及判别能力。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放疗、TNM分期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其中≥60岁(P=0. 001)、T_4期(P=0. 019)、N_1期(P=0. 001)、N_X期(P=0. 001)、M_1期(P=0. 001)、未接受放疗(P=0. 001)的患者预后较差。列线图结果显示,年龄≥80岁、未接受放疗、肿瘤原发灶进展达到T_3期、远处转移发展至M_1期均可作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计算得出C-index=0. 745,标准误(SE)=0. 004,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中等准确度,预测结果可信。ROC曲线显示,3、5年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59、0. 758,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校准曲线拟合线与参考线重合率极高,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信。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接受放疗者相比,接受放疗者80个月总体生存率明显较高,TNMⅠ~Ⅱ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宫颈癌患者,年龄小的患者生存率高于年龄大的患者。结论放疗可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本研究在SEER大样本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信的列线图,在设计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