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拟诊为冠状动脉疾病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AG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率为65.71%,其中43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狭窄,3例冠状动脉瘤;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率为54.29%,其中35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狭窄,3例冠状动脉瘤;CAG检查43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显示冠状动脉直径≥2 mm共有304个节段图像可进行评估,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9%(290/304)、97.04%(295/304)、96.38%(293/304)、99.34%(302/304),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1.59%(98/107)、特异度为93.40%(184/197)、阳性预测值为88.29%(98/111)、阴性预测值为95.34%(184/193)。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进行CAG检查前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进行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对比剂的注射剂量为70 mL,低剂量组注射剂量50 mL,相同的注射速率进行增强扫描,采用VR、MIP、MPR、CRP等方法重建图像并对两组的影像质量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影像质量优、良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多层螺旋CT而言,应用注射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血管减影成像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肝脏增强的临床技术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36例肝脏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GE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术进行肝脏增强扫描,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螺旋CT扫描术进行肝脏扫描。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E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扫描肝脏增强的临床应用中,可为肝脏类疾病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和治疗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102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中89例患者发生40支肺动脉栓塞,CT影像学显示为肺动脉主干发生扩张;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完全堵塞、附壁充盈缺损等;肺叶部和肺部发生缺血性改变,或者临床表现为“马赛克”征。其余13例患者经临床栓塞治疗后跟踪CT影像学复查,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症状基本消失,1例患者出现明显好转。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该设备具有无创伤性,组织清晰,患者无痛苦等优点,在快速扫描工作中能提高图像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已经达到世纪影像学之顶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血管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受到临床研究的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以及颈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现就不同的影像检查技术方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