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邓文毅 《当代医学》2013,(30):89-90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保守治疗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分别采取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结果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腰椎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优良率为625%,对照组优良率为68.9%(x^2=3.733,P〈0.05),提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方法能彻底切除腰椎间盘髓核,改善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腰椎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关节镜下冲洗观察后,以加味阳和汤为基础方治疗;对照组关节镜下冲洗观察后,以安慰剂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比较关节镜下所见软骨变化;同时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比较,综合评定加味阳和汤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关节软骨退变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筋络闭阻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固定方式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符合标准的转子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75例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PFNA),对照组35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组均联合中医治疗。随访3~4个月,对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结果:治疗后相比,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7%(P〈0.05),且SSTCM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患者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联合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8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行石膏外固定,实验组40例行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若有软组织粘连者,应加用旧伤洗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4个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6.8%,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有利于恢复患者的骨关节功能,使临床疗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病人 男性,23岁。主诉:右髂部胀困不适1周,初诊“右髂骨骨巨细胞瘤”。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核素扫描排除多发性。X线片示:右侧整个髂骨呈囊性多房改变,骨密度降低(图1)。范围波及髋臼上缘并向耻骨上枝移行。髋臼完整性存在关节间隙正常。无骨膜反应及新骨生成。CT检查:右髂骨呈膨胀性生长,骨质变薄(图2)。治疗:(1)取活检。病理诊断:右髂骨骨囊肿。(2)病灶刮除植骨术。右髂骨外板开窗刮除重约350g褐色,质脆物质,囊内无骨嵴。术中未发现淡黄色液体流出。囊腔内植入数量约为5粒…  相似文献   
6.
邓文毅 《当代医学》2013,(22):101-102
目的对开放手术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丰城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VAS评分。结果微创组优良率为87.5%,开放组优良率为78.6%,两组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评分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t=2.314,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椎板咬除量均显示低于开放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开放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取中医治疗配合手术方法治疗和单纯手术方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患者的腰椎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8.3%,χ2=3.909,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配合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好于单纯手术治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6月(干预前)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1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干预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8.2%下降至67.5%;给药时机正确率由0上升至59.2%;预防用药时间从5.1d缩短至2.6 d;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6.4 d下降至4.9d.结论 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干预,可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