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反复呼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百令胶囊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90.0%、对照组仅6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能增强免疫功能,较有效地预防小儿反复呼感.  相似文献   
2.
邓德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65-206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成批煤矿瓦斯爆炸伤患者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起瓦斯爆炸烧伤27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结果 27例患者严格实施院前急救流程,包括电话接诊、静脉输液、观察病情、早期正确的现场处理等。经现场急救后全部患者在8 min~32 min安全转入烧伤专科病房,经过及时有效的专科治疗,27例患者中6例死亡,其余患者于伤后16 d~93 d出院。结论实施规范、科学的院前急救是抢救瓦斯爆炸成批烧伤患者的关键,对入院后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56例中疗效优良者45例,占80.4%,6例疗效尚可,占10.7%,总有效率91.1%以上.结论: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46例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采用以胃肠外营养为主,辅以中药材配制的烧伤膳食:感染期以静脉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康复期以胃肠道营养为主,并监测病人体重、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天数及免疫能力.[结果]44例患者愈合,2例死亡,死亡率为4.3%;80%病人在治疗4~6周后,体重恢复正常.其余体重丢失控制在10%以内;血浆蛋白及免疫功能也恢复正常,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该营养支持疗法可满足重度烧伤病人对热能及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增强免疫能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较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积雪草甙对二度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68例二度烧伤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积雪草甙霜,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霜,比较二组创面变化、愈合时间、分泌物细菌培养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浅二度创面,实验组愈合时间(8.6±1.6)d,对照组愈合时间(11.8±2.8)d,缩短约2~3d;深二度创面愈合时间(14.8±2.6)d,而对照组愈合时间(19.6±4.4)d,缩短约4~5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积雪草甙对二度创面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但在创面结痂、创面渗出和创面感染率、创面细菌检出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草甙有良好的促进二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住加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56例中疗效优良者45例,占80.4%,6例疗效尚可,占10.7%。总有效率91.1%以上。结论: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口服积雪草甙片剂3.6mg/(kg·d),分3次服,同时外用霜剂,每天3次。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给以定量评分以评估其疗效,并观察其毒性及副作用。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18例(占26.5%),有效45例(占66.2%),无效5例(占7.3%)。副作用发生率比较低,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结论积雪草甙对瘢痕增生一定的治疗的作用.是有效、安全、易为患者接受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手外观及功能均较理想。结论: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在4~8周内临床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优良18例,对照组优良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在4~8周内临床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优良18例,对照组优良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