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滞动针疗法是以中医学阴阳平衡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借鉴现代理论及微创技术,将滞针和动针结合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1])。滞针术,又称为搓针、搓柄法~([2]),是将针常规刺入体内一定深度后,通过单向捻针等手法操作,造成人为滞针,以获得较强烈针感,试图提高针刺治疗效果的针刺方法~([6])。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云:"指搓者,凡转针  相似文献   
2.
<正>壮医药线点灸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经过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过的苎麻线,将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星,然后将此炭火星迅速而敏捷地直接灼灸在人体体表一定穴体或部位。壮医理论认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病机为邪毒阻滞三道两路,壮医药线点灸则通过灼灸皮肤表面将毒热之邪驱逐,以热引邪毒外出,畅通三道两路,具有消炎退热、祛风止痒、通络止痛等功效。壮医药线分为3种型号,临床上通常选用Ⅱ号药线(直径为0.7 mm),笔者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疾病,效果良好,现举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肌骨超声引导刃针与传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神经根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脱落5例,最终纳入55例;B组脱落7例,最终纳入53例。A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治疗,B组采用传统刃针治疗。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患侧神经根损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2 000 Hz、250 Hz、5 Hz检测条件下,两组患者治疗前C6、C7、C8患侧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C6、C7、C8感觉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A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等级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能够客观地评估神经根的损伤程度,对指导后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急诊科诊断为慢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32例,予"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仪治疗。3次/周,整个疗程共进行10次治疗。采用肌骨超声测量踝关节患侧及健侧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厚度(分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厚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远期疗效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耻骨联合分离是女性生产必须经历的过程,临床上多数产科及骨科医生不够重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止痛药、骨盆带固定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应整体评估患者骨盆状态,调整耻骨上下错合、旋转等,再闭合耻骨联合,从而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本文报道1例骨盆矫正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毫火针结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80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0例.经筋理论和经脉理论指导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发散式体外冲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皮肤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皮肤针、雷火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雷火灸和皮肤针叩刺治疗PHN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复位结合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刃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龙氏手法结合刃针能够整复寰枢关节错位,松解颈枕部肌群、韧带的痉挛,从而缓解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且临床疗效显著,操作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肌筋膜炎是骨骼肌系统的无菌性炎症,常以激痛点、痛性结节、紧张肌带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治疗方面有口服或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疗法等方法,但症状容易反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近年来,中医药对肌筋膜炎进行治疗,疗效不一。该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肌筋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