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益气化瘀祛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书光 《河南中医》2005,25(7):32-33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脏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围。笔者近年来以西医辩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采用自拟方益气化瘀祛痰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汝州市济仁糖尿病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LEAD患者120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6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及扩张血管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散,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尿病足症状量表评分、踝臂指数(ABI)及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LEAD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下肢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散结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住院顺序号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低蛋白饮食、控制体质量、降糖、降压、降脂、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肾化瘀散结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UTP)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4.44%,对照组均为62.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糖、血脂、肾功能、UTP及血清TGF-β1、CRP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TGF-β1、CRP和UTP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散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其机制是通过降低TGF-β1、CRP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化明目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正规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温化明目汤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阴阳两虚血瘀水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见证型,用温化明目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Ⅲ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我院采用依那普利和右归饮加减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39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和截肢(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有效治疗DNP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DNP12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DNP225例,全部病人符合1999年WHO推荐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符合1980~1985年WH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的标准[1]。入选条件:①有2型糖尿病;②均为缓慢进展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蚁行感、针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158例,采用重组人胰岛素、依那普利和/或氯沙坦、胰激肽原酶、阿托伐汀钙等治疗79例作为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汤加减79例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两组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5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24h尿蛋白定量降低和血黏度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拟济肾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2月-2020年7月汝州市济仁糖尿病医院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通常是以胃排空延迟作为客观的指标。自Rundles RW1945年第一个清楚地描述了胃排空延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后,对糖尿病胃排空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众多的研究者认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者,胃排空显著延迟。患者出现早饱、上腹饱胀、食后尤甚;灼热烧心、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一系列症状。我们在临床将升降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